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采取多项措施,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
10年间,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省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大幅拓展。
在农村,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按地域组建、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组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项目、楼宇)上;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组织。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基层党组织数由183364个上升到202036个。
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一系列创新引人注目:选派1486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省级非公企业“双强六好”示范点,普遍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
在宇通集团、瑞贝卡集团、圆方物业这些我省知名的非公企业,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里,电教设备、党建工作板面、活动器材等一应俱全,党员们有了自己的“家”。在许多律师事务所,律师党员的胸牌引人注目。在律师行业的带动下,一大批社会组织先后建立起了党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力量不断加强
加强基层党组织,关键是要选优训强带头人。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有力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力量。
在农村,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以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待遇问题;选派7415名优秀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建立农村“六大员”制度;大力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强和改进村转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创业扶持。
目前,全省村“两委”班子中“双强”带头人占79.6%,91.2%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71.2%的农村党员成为“双强”党员。
在城市社区,以“三有一化”为抓手,梯次推进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实现了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办好实事、协同理事。
在机关,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健全了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委综合协调、厅局长“一岗双责”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在国有企业,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国企的科学发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