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河南考察秋粮生产、南水北调及移民工作
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我省南阳市考察。图为回良玉在邓州市腰店乡草寺村视察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记者 郭 宇 摄
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我省考察秋粮生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移民搬迁工作。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目前工程建设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合力攻坚,扎实推进,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切实加强水质保护,继续搞好移民安置,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把南水北调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9月的中原大地,金风送爽。
16日下午,刚刚出席了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开幕式,回良玉就兴致勃勃地来到邓州市腰店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看到玉米长势喜人,穗穗颗粒饱满,丰收在望,回良玉十分高兴。在玉米田,他饶有兴趣地与农业技术员、农民交谈起来。
“种的是什么品种?每亩有多少株?预计产量是多少?”回良玉问得很仔细。
“这是郑单958,一亩4300株,预计产量1300多斤。”
“今年有没有旱?”
“这里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旱能浇、涝能排,一亩比过去提高了三四百斤。要不是前段时间温度有点高,今年产量能达到1500斤。”
“今年上季小麦收成怎么样?”
“小麦平均亩产1000多斤。”
回良玉一听,连连赞叹道:“这就是超吨粮田!”
“你家多少口人?承包了多少亩地?”回良玉问正在田里拔草的草寺村农民。
“5口人,我自家7亩,兄弟、亲戚都外出打工,都转包给我了,总共种了将近40亩。”
“国家鼓励扶持种粮大户、种田能手规模经营,以提高种粮效益。你放心干吧!”回良玉鼓励道。
“你现在种田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现在种地,国家政策好了,又不交农业税,国家还给补贴钱。收种都是机械化,很省事。”
回良玉听后表示满意,他说:“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就是要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祝你们今年有个大丰收!”
在考察中,回良玉再三叮嘱当地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秋粮后期管理,确保丰收到手,同时认真做好秋粮收购准备和小麦备播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回良玉高度关注南水北调水质问题。17日一大早,回良玉来到丹江口水库,乘船查看水情,并向淅川县环保局监测人员了解水质情况。
“这是几类水?”回良玉问。
“根据监测,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水质状况优良,符合南水北调的调水标准。”工作人员说着,提上来一桶清澈的丹江水。
回良玉和大家一起举杯,一饮而尽,连声说:这水好喝,很甘甜!
在听取了省水利厅关于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安置、水源区保护等相关情况的汇报后,回良玉对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及移民征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回良玉指出,南水北调工程自2002年开工建设以来,历经十个年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东线工程已开始在防涝抗旱、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中线京石段工程已三次向北京应急调水,工程综合效益开始显现。到今年年底东线主体工程可望基本完工,明年通水;中线工程建设在加紧推进,后年也将实现通水。目前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进一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回良玉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移民是大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河南通过体制创新,迁安顺利,工作出色,效果显著。这成绩离不开河南沿线群众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我们一定要充分肯定沿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沿线人民群众给予的真正理解、大力支持及做出的重大贡献,深深地谢谢他们。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