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8日 08:45
来源:东方今报
6月1日晚,话剧《红旗渠》在重庆梁平县会议中心隆重上演
演员谢幕时,没有观众离场,而是全部起立热烈鼓掌
6月1日晚,由河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红旗渠》在重庆梁平县会议中心隆重上演,很多80后、90后观众观剧后潸然落泪,这也标志着重庆9场巡演的圆满结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作为河南省话剧院的“破冰”之作,该剧创下了我省剧目首登重庆舞台的纪录;同时该剧在短短两年
时间内创下了全国演出135场的纪录,这在全国的话剧院团也不多见。在很多人看来,“红旗渠”是个难以触碰的题材,而话剧《红旗渠》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到底是什么打动了观众的心?这又给我省的文艺精品创作带来什么启示呢?□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图
【现场】
80后90后观众竟数度落泪
6月1日晚7时30分,重庆梁平县能够容纳近千人的会议中心内,座无虚席,而十之八九都是年轻观众。
在一首极具河南风味的民歌声中,该剧拉开序幕,旁白翔实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每次灯光熄灭之后,一幕幕剧目犹如定格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那铿锵的敲击声、撼天动地的炮声、声嘶力竭的哭喊,将现场观众带回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里,仿佛亲身体验到林县人民修筑红旗渠的艰难困苦,亲耳听到林县人民渴求甘泉、河水的呼喊声……这就是河南话剧《红旗渠》。
当大幕缓缓落下,现场响起了持久的掌声,灯光亮起,更多的观众仍沉浸在感动中,还来不及抹去眼泪。
演员谢幕时,没有观众离场,而是全部起立,他们以异常热烈的掌声向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表示感谢,足足持续了五分钟。
“早就听过红旗渠,但真正了解了十年修渠的内情,才知道‘誓把山河重安排’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当晚看完该剧的观众、31岁的张越皓说,这部剧很感人,他身边的好多年轻人都掉泪了。
【纪录】
两年间在国内演出135场
当晚的演出,是此次《红旗渠》在重庆巡演的最后一站。
早在5月14日,河南省话剧院就携《红旗渠》来到了重庆市永川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始了重庆巡演的第一场演出。在此后的10多天里,他们先后在重庆合川区、江津区等连续演出了7场。演出中,该剧均受到了当地领导干部、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流着眼泪看《红旗渠》,也已经成为重庆当地的一道别样风景。
今年3月和4月,《红旗渠》进行了南方5省和上海、北京的商业巡演。4月8日,该剧在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上演,为全国500多名到京参观的组织干部做专场演出。就是在这次演出中,重庆市发出了此次巡演的邀请。而在来重庆之前的5月10日,该剧还赶赴山东莱芜,参加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
重庆巡演结束后,剧组依然不能休息。目前,省话剧院又接到了贵州、广西、西藏、山西四省的演出邀请,而该剧从搬上舞台到当晚在梁平的演出,不到两年已经演出了135场,这在全国话剧院团中也不多见。
【过程】
“破冰”之作铸就经典
这么宏大的一部戏,而且又是老题材,剧本是靠什么吸引观众的呢?
该剧编剧杨林说,话剧《红旗渠》剧本创作了4年,大稿、小稿无数次地修改。“我也曾经迷茫,《红旗渠》推出对当下社会有什么用,突然失去了方向,也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我最后找到了答案:人活着,必须有一种精神。因此,剧本里第一句话就是,“《红旗渠》剧本是创作的,但红旗渠是真实的;《红旗渠》的情节是虚构的,但红旗渠精神是真实的”。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红旗渠》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剧中的人物没有官话、套话,没有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他们甚至还有缺点,但通过一个个根据真人真事加工的小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们。”重庆市垫江县文广新局局长左利理说。
【意义】
话剧舞台发出河南最强音
重庆市民孙晓霞说,她从小在重庆长大,也没有见过红旗渠,但看了话剧《红旗渠》,感觉非常贴近现实。“我们看到了执政为民的领导,看到了朴实无华的百姓。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能有这样的大精神,而这恰恰是物质富裕时代里最稀缺的东西,所以它会打动人心”。
“愚公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是河南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大型话剧《红旗渠》的上演,则可以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观众彰显河南人的精神内涵。”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方可杰说。
正如方可杰所言,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罗德观看演出后深有感触地说:“红旗渠精神,其实就是中原精神的最佳体现,也是中国精神的代表。”
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认为,话剧《红旗渠》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直接去揭示贯通历史和当下的一种内在精神,在话剧舞台上发出了河南的最强音。
【启示】
相信精品的力量
在全国观众纷纷叫好的同时,很少有人知道,此次话剧《红旗渠》,也改变了一个剧院的命运。
据悉,自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全国的话剧院团陷入了默默无闻的状态,河南省话剧院也不例外,按照河南省话剧院院长赵新宝的说法就是,当时市场每况愈下,直到《红旗渠》问世前,他们剧院“演员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全”。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话剧院将目光瞄准了红旗渠,并将其定为剧院新时期的‘破冰’之作,“要以精神为主线,在我省和全国舞台上发出河南话剧的声音”。
现实,也正如他们所料,如今,《红旗渠》红了。观众看了《红旗渠》,不仅记住了杨贵,还记住了更多的普通人物形象。与此同时,河南省话剧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双丰收。
“当年剧院陷入困境,十几名演员外出走穴,如今,因为《红旗渠》,不但这些人回来了,而且还引进了近20个大学生,补充了新鲜血液,出现了五代话剧人同台演出的局面。”赵新宝说,河南省话剧院从难演、不敢演、演不成到今天受邀演出、全省巡演、全国巡演甚至演出时间都排不开,演员们的腰包也鼓起来,可以说,是《红旗渠》这个好剧目救活了河南省话剧院。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