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3日 08:49
来源:东方今报
22日凌晨抵达,接宝兴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壹基金河南救援队员夜里原地待命休整。22日一早,河南力量开始深入第一处救援点——距离县城约5公里、道路被破坏的冷水沟。
救援人员深入每一户灾民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将信息汇总后传递给壹基金,便于后续救援和救助。
救援人员用担架抬回一膝部受伤的村民,送到灾民安置点医疗应急处救治。
公安、消防、武警、医疗……各路人马22日汇集在一天之前还是孤岛的宝兴,这个县城,在众志成城之下,正从无序变有序。
□东方今报特派雅安记者 张英 李娟娟/文 袁晓强/图
●河南力量,深入第一处救援点
22日6点,宝兴在天色阴沉中渐渐醒来,天气预报说,宝兴有雨,但22日未降雨,只是空气湿度很大。
几口点心就是早饭,壹基金河南救援队员迅速集结。有消息说,附近一个叫冷水沟的地方,目前没有通信,震后消息不明。
8名队员成立搜救小组,“酋长”任队长,带领搜救队直奔东方。宝兴县城往东,是上山路,平时顺畅的道路,大部分被地震损毁,路面上铺满碎石,走起来不仅硌脚,而且滑溜。 途中,常见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道路中断,搜救人员不得不趟过一条小溪,到对岸去,再折回来。
滑坡山体上的植被,显示出地震带来的伤害,石块、泥沙俱下,山上树木被擦得体无完肤,没了树冠、树皮的植物到处可见。
●爬坡一个多小时,抵达冷水沟
正当救援队员小心通过一处山体滑坡的地段时,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催促声:“快走!快走!”
50岁的徐永香背着竹筐赶上来,她要大家快速通过滑坡路段,以免余震可能带来的伤害。
徐永香就住在冷水沟,村子是穆坪镇冷木组。22日,是她第一次从家里到宝兴县城,一早买了鸡饲料,她家里养了几十只鸡,鸡没得吃了,人也快没得吃了。她说村里面有百余口人,倒是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就是房子不能住了。
救援人员心里有了数,顺着山坡爬了一个多小时,8名救援队员来到冷水沟。
●挨家挨户统计,将情况反馈壹基金
去年8月18日,这里发生了50年不遇的大洪水,这次遇到地震,村里的房屋大多数受损,成了危房。
“这次地震,比‘5·12’感觉厉害得多,上次感觉站不稳,这次直接摔在地上。”67岁的张德芳正在上游的小溪背水,她说家里的猪圈被震塌,猪都被砸死了,而饮用水也中断了,只能把小溪震后的浑水澄清,煮着喝。
她邻居家的一间卧室被乱石砸毁,当时幸亏房间里没住人。村民王琼家的一个杂物间也被乱石砸塌,砖木结构的房子,地面、墙壁随处可见大裂缝,“我们不敢住在房子里了。”
地震当天,村民李远惠的表哥和姨妈,在山上干活,被砸死了。他俩并非冷木组的村民。
救援人员挨家挨户统计受灾人数和受灾情况。震后的主要问题是房屋受损、饮水困难、通讯中断、粮食不足。
村里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到达灾民安置点,而且他们也不愿离开家,因为还养不少家畜,离开无人照料。
他们急需帐篷、食物和干净的饮水。
“酋长”说,会把村民受灾情况进行汇总,反馈给壹基金,让后续救援更明确和有针对性。
●砍棵毛竹做担架,抬受伤群众去安置点
58岁的周登书,一提起地震,就泪流满面。她掀起裤管,膝盖上一块一块的青紫印痕,地震瞬间,她站立不稳,一下子跪倒在乱石堆上。
救援队队员王东,拿出医疗应急包,抹上外伤药,对周登书的膝盖做简单处理。害怕她的膝盖骨裂或积水,救援人员决定,将她送到安置点的医疗应急处,做进一步检查。
担心行走会对周登书造成二次伤害,救援队员砍下一棵毛竹,10分钟用登山索制作成一副担架,还给她戴上头盔,用登山索将她在担架上固定紧。
救援人员轮流抬着担架,走近5公里山路,将周登书送到灾民安置点的医疗应急处。
●明日,宝兴高三、初三将复课
回程时,来时必须绕道的几处塌方道路,已经修好,临近县城时,两辆通信抢险车,正往山上开。
宝兴县城正在迅速恢复秩序,抵达宝兴的各路人员也越来越多,公安、消防、武警、部队正有条不紊进行救援,县城道路上有了交通指挥。
成都军区总医院,在宝兴县城周边的几个乡镇,搜救出5个因地震导致骨折的病人,转移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灾民安置点,抗震救灾医疗队、救援抢险队、工程机械抢险队、志愿者服务队的条幅挂满各处,通信三大运营商电话短信免费的通知很显眼,虽然手机信号还是时有时无。宝兴,正在从无序变成有序。
22日21:00,宝兴县官方召开第二次新闻通气会,通报最新灾情,死亡人数为26人,失踪18人,受伤2500人,重伤86人,急重病人都已转移出去。宝兴县城及灵关镇电力已恢复50%,通讯基本通畅。从灵关到宝兴的重要通道基本保持畅通。
21日,有12辆车物资运入宝兴,以食品为主,帐篷和棉被仍然缺口很大。23日,10车帐篷有望运抵宝兴。24日,高三、初三年级将恢复正常上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