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1日 09:28
来源:东方今报
《诗经》中提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丘市位于豫、鲁、皖三省交界地方,独特的区位使其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有着天生的优势。然而,商丘在三省相邻城市中,又显得格外“低调”。作为传统农区,如何打造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承接周边产业转移,是商丘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安徽代表团提交了“引江济淮”建议工程,为皖豫两省人民“解渴”。那么,毗邻的商丘有何打算呢?
其实,在全国人大代表、商丘市市长余学友心中,早有一盘好棋:筑巢引凤,打造中原经济区承接示范转移示范区,借三省之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秋欣 梁新慧 刘长征 赵媛 高冬丽 安徽商报特派北京记者 武静/文 沈翔/图
○商丘区位优势明显
商丘在河南省的最东部,可以说是河南离出海口最近的一个城市。在河南代表团驻地的房间内,余学友给记者梳理着商丘和周边城市的地缘关系。
“在中原经济区的版图内,商丘毗邻山东、安徽,在三省交界处的城市里,恐怕它接壤的城市最多,这是商丘的独特区位优势。”余学友说。
“另外的独特优势是交通,商丘是两横两纵交通要道的节点城市之一。”他解释着,“两横就是陇海铁路和长江,两纵就是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
余学友认为,商丘是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前沿。商丘有全国著名的商丘农产品批发中心,在打造物流园区方面,也有成功的实践范例。
下一步,商丘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区域物流城市,通过物流业的发展来推动产业的进一步聚集。
○“东张西望”邀 “邻居”进门
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商丘要和安徽的蚌埠、阜阳一道发挥区位优势,巩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发挥在豫东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中原经济区与华东地区合作交流的东部门户。
那么,商丘该如何与周边城市融合,做好中原经济区“东大门”呢?
“我们的设想是‘东张西望’。”余学友说,“东张”就是向东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积极对接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西望”,就是向西眺望郑汴,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如何与东部邻省城市对接,余学友打了个比方:“你要邀请邻居来,首先要构建比较畅通的交通,让邻居进出方便……”
“邻居通过家里的摆设,能看出这家人家境是否殷实,这就需要有比较强势的经济发展,才能有区域带动力和影响力……”
“以上几点都是城市经济融合对接最基本的。”他补充道,“邻省企业到你这儿来投资,能不能享受到想要的服务、买到想买的东西,这就需要商丘三产、物流服务业发展跟上中原经济区的要求。”
“这是个系统工程,现在最迫切的就是促进商丘的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低调”是加速发展的动力
余学友清楚,推动经济发展,商丘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商丘是传统农区,在河南还是欠发达地区,与中原经济区内的山东、安徽等周边城市比,我们发展速度还有距离,去年商丘的GDP是14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万元,刚达到全省平均线的一半,山东最落后的菏泽去年GDP也比我们高。”余学友的“低调”有一丝无奈,“要合作,首先要在一个平台上,否则拿什么合作。”
驱动商丘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引擎是什么?余学友心中笃定。
“去年商丘第一产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22.9%,二三产业占77.1%。”余学友说出了一连串数字,“今年商丘计划经济增长11%~12%,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这样才能加速发展。”
“多年来,我们和周边地区已经建立了区域合作机制,我们要按照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成为又好又快新的经济增长板块的构架,我们要打造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呢?就是建设产业集聚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传统农区跨越发展。”
○产业园区扩容为引资筑巢
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要依托商丘等黄淮四市,建设豫东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商丘承接产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准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余学友说,“首先我们要建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的平台;其次要加快新型工业体系的谋划和建设,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我们还要做好产城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描绘商丘战略构想时,余学友没有太多动作,但眼神坚定。
“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商丘才能和周边省、市更进一步地融合。”余学友说。
余学友告诉记者,中原经济区规划出台后,商丘主动向河南省政府申请建立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
“目前,我们结合省政府规划,编制规划新增了129.8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面积,为未来工业化发展创造了空间。”余学友对商丘产业园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商丘有10个产业园区,1个物流园区。余学友说,去年商丘在产业园区方面,主要是抓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他说,“商丘要想承担起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的责任,首先要具有吸引周边省市的优势。”
○特色产业集群
与周边产业互补
商丘要和周边几省接合,提出了要实现“六互”的战略。
余学友掰着指头给记者一一列举:“第一要交通互连,我们要打通这些大交通,消除半截路;二是产业互补,差异发展;三是人才互动,对于人才我们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还有我们要文化互融,取长补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最后还有一个政策互享,特别是中原经济区的政策。”
他说,这几年周边各地在相互合作方面,根据自己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商丘以新材料、煤炭、金属铝、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纺织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苏皖北的几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的经济特色,所以各地在产业上实现了互补。
“我们承接产业转移也不是什么企业都能来的。”余学友说,“商丘目前形成了几大主导产业,像民权打造的‘冷谷’,智能冰箱冰柜产业,海尔、万宝,包括山东的澳柯玛等品牌进驻,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还有夏邑的纺织服装,永城的煤化工,柘城的金刚石,虞城的钢卷尺等产业都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业。”
“别看小小的钢卷尺,全国出口量70%都在商丘。”余学友伸出右手强调了一下,“我们还建立了国家级的钢卷尺质量检测中心。”而虞城钢卷尺也通过山东青岛的口岸发往世界各地,是商丘与周边省份经济互联的体现。
余学友介绍,商丘目前在中原经济区周边省份产业对接方面,主要做的是交通平台的建设。而且每年还通过淮海经济区市长论坛,进行专业交流,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和周边城市的衔接和交流。
“市长论坛每年一次,包括河南的开封、商丘、周口,安徽的蚌埠、淮北、阜阳等城市。”他说,“大家就当地产业发展和合作遇到的问题,每年提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相互沟通,比如断头路的打通、治安联防等工作,现在都在逐步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商丘市市长余学友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