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干货"可以缓解"知识焦虑",但也暗含陷阱

干货学习就像鸦片,起初,你会觉得它很受用,对你的帮助简直如沐春风。可是过段时间后,你才察觉,原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逻辑还是那样。

  现在的人都热衷于追求“干货”,巴不得一个月就成为写作高手,恨不得三个月就实现财务自由。

  网上有个段子关于这群热衷干货喜欢走捷径的人: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然而,“干货”市场仍然很火爆。

  这两天开学季,各大书城开始打折。我合租的室友是个学霸,借此机会去扫荡了一番,顺便招呼我也快去看看。

  我点开网站一看,热销榜首的书,书名结构大多类似。

  《世界知名企业培训指南》、《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极简史》、《世界顶级思维》、《万变中不变的超强效率管理法则》……

  再点开评价页面,清一色都是“干货满满”“帮助很大”。

  生活在这个快捷的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快餐式”生活。不仅“吃”上面要快餐,知识的获取,也只求便捷。

  所以,书名中只要一出现:

  三分钟读懂,一张图告诉你,或者在标题里加“干货”两个字,好像都能让一本书的实用性陡然提升。

  这种“实用性”是信息时代的红利,但对于提升个人思考能力而言,所谓的干货,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用。

  换言之,看了这么多“干货”,其实你正在慢慢变蠢。

  你可能没用过值乎,没用过分答,没有在网上买过公开课,但你一定见过或者收藏过这类文章:

  “Excel操作的100个小技巧”

  “50个论文必备网站,一定用得到”

  “高效记笔记的十个方法,马了再说”

  “最实用的ppt模板,各种场合都用得到”

  这些干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把一些知识、经验之类的东西,省去漫长的铺垫和得出结论的过程,直接把结果条分缕析地摆到你面前。

  我之前和一个做职场管理类公众号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干货类的文章,打开率低,但分享极高。

  在干货面前,本来就快节奏的我们更加急躁:刷到一篇干货文章,赶紧点赞+收藏;看到一场讲座,赶紧报名;听到一个课程不错,赶紧购买。

  庞大的知识市场也佐证了他的小结论: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经达到5000万,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预估可以达到500亿元。

  这些数据,道出了多少人在为自己的知识焦虑买单。

  “恐惧大都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

  无知往往是一个人焦虑的源头,为了用最快的时间来缓解自己的这种焦虑,知识成为了缓解焦虑的精神鸦片。

  但这种短期缓解“知识焦虑”的办法,其实暗含重重陷阱。

陷阱一:你可能记不住自己看过的干货

  在这个屏幕阅读的时代,一个人每天要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你理解中的学习,是上网站、看干货公众号、逛知乎;你的学习时间,通常是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工作间隙放空自己的时间,睡前刷手机的时间。

  大概和欧阳修说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类似。

  看到一篇文章,很好,但是太长没时间读,都会选择收藏下来以后再看。

  这里的 “以后”,基本上就等于没机会了。

  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内容都是跟着需求走,你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自然要给你匹配碎片化的阅读产品。

  “干货”就这样应运而生。

  但你不知道的是,收藏干货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

  以为收藏的是知识,其实收藏的是“知道”。

  以为掌握了知识,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同样一个结论,为什么经典大部头需要花几万字几十万字解释,一篇文章可以让你“三分钟读懂”?难道是原书的作者表达能力不如干货作者吗?

  肯定不是。

  你一天接收的信息如此之多,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只有最震撼的部分能吸引到你。

  所以很多所谓“干货”为了吸引注意力,是省略详细论证过程的,简单粗暴,直接把一条条结论砸到面前。

  这样的干货只负责提供知识,不负责帮助理解。

  就像课堂上的笔记,知识密度很高,但可读性很差。

  这么一来,用注意力最不集中的碎片时间,去记知识浓度最高的“干货”,记不住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陷阱二:干货,是用别人的大脑在替你思考

  前天我去看了新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

  看完后回来,朋友问我,你跟我讲讲,这部片子怎么样?

  我说,这次诺兰抛弃了以往的繁复叙事,尝试了一下新的打法,我觉得还蛮清晰的。还有诺兰让汤姆哈迪演了一个戴头盔的飞行员,用最贵的演员,露最少的脸。

  其实这都是一出电影院,我第一时间在豆瓣上看来的评价。但是在和其它人叙述时,我从心里把它当成自己的观点。

  看《奇葩说》的投票,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大脑的意志其实是脆弱的,观点随时会随着选手的论述而更改。

  在阅读干货时,也很容易受到类似的影响。

  你以为你在思考,其实你只是对别人的思考成果提出了认同。你只是在重复着别人的语言,换言之,你已经被人洗脑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

  那些学者帮你读庄子,名人解析红楼梦,一本书带你看完二十四史,读完一篇感觉很有见解,仿佛文学造诣又深了一层。

  博采众长很好,但也需要时刻警醒,那些观点不是自己的。

  叔本华指出:“只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什么知识都需要别人嚼碎给你,就好比小孩子没有能力咀嚼,所以大人要帮他们弄碎一样。

  这些干货往往只告诉你结论而非解决过程,将多项式简化为单项式。

  然而,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你所接触的一切信息和背后的原理构建了你的思维方式,而这才是培养良好学习方式的关键。

  短期集中地接受信息与长期碎片化知识都会令你只看到知识的片面,且快速遗忘。最可怕的是,长此以往,你很难进行深度的长期的思考,你的思维会逐渐被禁锢。

陷阱三:听过很多道理,可能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哪些技能,经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帮助?”

  这个问题有122177关注,870万浏览。

  纵观下面的高赞答案,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是技能类,比如健身、做PPT、编程等;

  第二是思维方式类,比如提升情商、风险管理等;

  第三是情绪调节类,比如换位思考、高效沟通等。

  仔细想想,其实这些答案都包含着一个若有似无的矛盾:确实这些技能可以经过较短时间学会,熟练掌握也确实可以给生活带来巨大帮助。但矛盾点在于,依靠较短的时间掌握的那点皮毛,完全不够给生活带来什么质的飞跃。

  这个情况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按此潜心修炼方成大器,武功秘籍是关键,潜心修炼也是关键。

  然而,“干货”却常常用标题告诉你,“读完你就学会了”。

  把听过等同于了解,把了解等同于熟练,或许是干货阅读者最常见的一种幻觉。

  大部分热衷于干货学习的人,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干货学习就像鸦片,起初,你会觉得它很受用,对你的帮助简直如沐春风。可是过段时间后,你才察觉,原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逻辑还是那样,知识涵盖量和技能水平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

  海伦凯勒写过一句很玄的话:知识使人进步,而智慧使人得道。

  那些前辈精英总结的时间管理法则,高效阅读秘诀,八十八个PS速成小技巧,读完一篇感觉很有效,仿佛又掌握了一门技能。

  但读了一遍不代表完成了学习,应用起来才算。

  托马斯 富勒说过一句话:“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一篇干货或许能给你开启一扇新领域的大门,但一门技能真正要掌握、精进,除了反复练习别无二法。

  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去街头观察和记录行人的零言碎语,才有了精彩绝伦的《双城记》。

  迈克戴尔,不但的观察了练习和预期的落差,无数次的调试错误,才有了现在的戴尔。

  你却妄想只用几篇“干巴巴”的干货就能有所成就。

  这世上没有人能只靠一篇干货就能成为天才。石康说过:提升能力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复地尝试、学习和练习。

  无论你囤积了多少干货,没有实践,也只是一个“知识渊博”的白痴。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

  跳出三个陷阱会发现,市面上所有干货,都只是帮助学习的工具,远不能等同于学习本身。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复盘干货的生产过程。

  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所有的规则,都是“经验→思考→结论”的产物。

  在学生时代,很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道不会做的难题,老师讲一遍记不住,要自己做一遍才能记住,如果你还能给别人讲题,就说明你彻底弄懂了。

  举个例子。

  我前段时间听了一个演讲,是一个作者分享他的写作技巧,他说,他的写作技巧在于从生活中提炼情节,设置反转结尾,转换叙述角度。

  我读了这篇干货就代表学会了吗?肯定不是。

  我必须去写一篇故事,从生活里提炼情节,设置一个反转的结尾,在文中用一下转换叙述角度。

  只有真正去做了,你才会发现,自己对它的理解,是否完整、严密,有没有哪些障碍没有被发现。

  这样写了几篇,再抛开别的,自己总结写出这篇文章的过程,这时我已经完成了一遍干货的生产复盘,此时的输出,也就成了我自己的输出。

  歌德说过:“要想让别人反复思考的智慧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自己再三思考,直至它们在我们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

  小到生活技巧,大到人生哲学,都是一样的道理。

  爱因斯坦说过:“那些读了太多而用脑太少的人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只是学习他人的智慧并不足够,你需要自己想明白才行。花时间记录、通盘考虑和深入思考你学到的东西。”

  这世上唯一的捷径是行动:勤奋地阅读、勤奋地思考、勤奋地实践。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神人”,他总结了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阅读。”

  他无论多忙,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并仔细研究和调查自己感兴趣的投资公司。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演讲的时候,说到投资的秘诀时,大家都很期待巴菲特说出什么成功的途径,他只说了一句话:“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

  走得太舒服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而只有当你认真阅读和仔细思考时,才有往上走的底气。

  别人的干货,只能让你间歇性踌躇满志;

  自己的行动,才能让你摆脱持续性混吃等死。

  你想要的结果,必须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作者:谈心社,编辑:吴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