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1 09:18:00 来源:河南旅游新生活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分布在鹤壁大地上的一些古民居、古建筑,犹如一颗颗明珠,美丽而神奇。
它们融合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人类悠长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鹤壁
肥泉村:会讲故事的古村
山城鹿楼肥泉村,有“鹤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标本”的美誉。
在这里,“九山不露头”、“泉眼常年水倒流”、张家大院历经千年仍保持原汁原味……这里的一山一石一房,都隐藏着许多经典的故事。
肥泉村三面环山,西傍鸡冠山,南望凤凰岭,是天然的动物养殖场所。
建村前,此处是野生动物的乐土,豹、豺狼、狐狸、獾子、鹿……经常栖息于此。
殷纣王看中此地,经常来此饲鹿猗猎。
“九山不露头”肥泉村奇观。
所谓“九山不露头”,即站在凤凰岭往北举目远眺,可看到环村而绵延的太行山山顶隆起了9个土包,坡缓而无峰。
古时,九山头代表富贵、权势,意味着此处的村庄多出大户人家;而山不露头意味着村庄的大户们宽厚仁慈,不孤立穷人。
因此,村中建立了著名的张家大院,出了著名的张大善人。
肥泉村东北的树林间“藏”着一个天然池,是传说中的“皇帝泉”。
古时,此泉水喷涌出的泉水自村东北环绕村庄向西流去,故有“倒流水”之称。
古泉水绕村西流,冲出近7米宽的河道,河上有“登云桥”。
据传是如来驾云在此除妖,然后在河边的大青石上而回,故而得名。
总之,这里是访古、探幽、归真的理想场所。
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墙古巷深的明代大院
山城鹿楼肥泉村,是张姓聚集的古村落。
村前,曾经有座喷涌不息的泉眼,因而得名,据说是殷纣王饲鹿狩猎之处。
坐落于其中的张家大院,是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民居,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依然保留原汁原味的明代建筑格局。
张家大院北倚黄牛坡作为屏障,南有凤凰岭与之相望。过去的百年间,四周有高墙环绕,东、西各有寨门相守,与大院浑然一体。
张家大院坐北朝南,东西四纵排列,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院落之间由两个“三门相照”和一个“五门相照”遥相呼应。
高墙古朴,窄巷深幽,长满青苔的青石道曲折回环,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品味着岁月的幽远和沧桑。
大院整个院落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以山石做墙基,青砖立墙,青石铺地。
高楼有垛口,院与院有夹角门道,地下有地道,临街有炮楼。院套院,院通院。犹如迷宫。
主院为“五门相照”,是张氏起家之处。院子南边还建有炮楼、枪械库等建筑,两层高的房屋有多个窗户和防御工事,以便于站岗放哨,或用于存放枪械。
肥泉张氏后人以皮货、食盐发家,来此时,已拥有良田数百顷,是汤阴县以西最大的地主。虽然是大富之家,却有“张大善人”的美誉。曾于1942、1943年大旱时救活大批饥民。
如今的张家大院,既有回廊建筑特色,又有高低交错、虚实对比的艺术特点,堪称一绝,是研究豫北明清古建筑的典范实例。
凉水泉村
凉水泉村:石头村落
从古灵山往西,蜿蜒的乡村公路如蛇行谷底,向上延伸,尽头便是凉水泉村。
在村头的空地上,一棵百年椿树高入云霄,仿佛历尽沧桑的老者,静候来访者。
凉水泉村,建在山谷底部,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青山绿树间,透着浑然天成的质朴与低调,至今未曾沾染现代都市的喧嚣。
凉水泉原本叫‘两水泉’,因村东、西两头的两股泉水而得名。
关于凉水泉村最早的记载见于《淇县舆地图说》:“两水泉,城西北28里,户口并两流水,北依山,南临沟。”
村里的70多座石头房,多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其中两处是相邻的完整清代四合院建筑,据说是村里大地主王星和王秀兄弟俩的宅院。
整个四合院都是两层建筑,采用一脊两坡的建筑形式。墙体由石块砌成,平整而结实。正房的压门石上,刻有“行仁义事”四个大字,书于清宣统元年。
青石灰瓦,上百年的石头房依旧坚固而结实,它们出自深山,鲜有外人所见。
历经岁月的沧桑和洗礼,它们见证了诸多世事变迁……
白寺村
白寺村:五脊六兽,诉说明清繁华
白寺村,位于浚县白寺山东路,是一处古朴的村落。
据《水经注》记载,秦始皇东巡,于白寺山祭祀西岳,曾改名白祀山,因为得名。
白寺村中至今保留有大片清代民居风格的建筑,千姿百态。
村中,道路蜿蜒曲折,古朴幽静,青砖碧瓦成群连片,护村河穿越东南而过。
历史上的白寺村人,多是以种田为生,后有人在山上打石头为生。
从明末开始,在山上打石的人开始在村里修建石质建筑,村子也开始兴盛起来。
当时修建的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有的还可以从门头的题字上看到修建年月及房梁上的题字。
随意进入一处古民居中,可以看到杂草丛生的院落中屹立的精雕细刻的门楣,镂空的花窗,吱吱呀呀的楼梯,伸手触及斑驳的墙体。
大屋的墙体、房屋的局部装饰都是采用本地青石雕刻而成的,花形精美,兽形栩栩如生。
建筑所用木料,全部采用古代防腐防虫技术处理,如今仍保存完好。
几处木雕门楼也颇为精致。
其中最有名的是古民居就是“武举府”。
武举府为三进院,硬山式建筑,屋顶上有“五脊六兽”。
我国的古建筑通常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即“五脊”,五脊之上通常安放六种人造神兽,所以合称“五脊六兽”。
在清朝能够建得起“五脊六兽”的人家,都是达官显贵,所以,官员在此经过都要下马落轿以示尊敬。
村口的崖壁上有北窟大壶天和南窟龙王洞。
村前还有坐北朝南的隆兴寺,寺内遗存有大量的石雕石刻。
像白寺村这样成群的、以石砌为主的清朝建筑群,在中原很少见。
白寺村的布局都清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保护价值,如今白寺村已经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置身其中,有种跨越时空的沧桑感透过指尖在心头蔓延开来。
古民居外面成排的拴马石,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郭安元旧宅
郭安元旧宅:“九门相照”百年沧桑
郭安元旧宅,是一座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深宅大院,位于淇滨区上峪乡竹园村。
是村民郭安元所建。
这座宅院的最大特色就是,五座院落除了第五座庭院堂屋只有前门外,其余都是前后两个门,且五座院落都在一条直线上,故有“九门相照”的奇观。
旧宅全部由条石砌成,依山而建,从前往后依次拔高。墙上斑驳的石缝和墙下的青苔仿佛在向世人诉说它所经历的百年沧桑。
斯时,清人郭安元由外地搬入竹园村,带领家人历经37年建成。
如今的旧宅,大宅内的门窗虽已斑驳,却较为完好,有的依然可以使用。郭安元的后人还分别居住在各个院落里,门窗都还是当年建成时安装的。所有东、西厢房的门窗都是由硬度高、耐用的椿木做成,所有堂屋的门窗都是由材质坚韧、耐腐蚀性强的黄杨木做成。
其中,第五座庭院的堂屋门前共有19级台阶,屋门距院子地面约3米高。可以想象,当年“有雄心大志”的郭安元,站在这里居高临下,看着眼前层层重叠的房屋院落,心中该是如何的澎湃激昂。
除了日常居住外,宅院还有望哨防止土匪偷袭的作用。
旧时,土匪们经常“光顾”这座大宅院,抢钱、抢粮、绑人,村民对土匪都是谈之色变。
一般的四合院都建在平原,而郭安元旧宅却建于山坡上,所用的材料也和平原上的四合院不同。平原上的四合院门窗都是木头所做,而郭安元旧宅的部分门窗却就地取材,用石头做成。它是一座值得研究的古民居。
姜氏旧宅
姜氏旧宅:清代中原民居的缩影
从京广高铁和京珠高速桥下穿过,向北一公里就到申屯村姜步云旧宅。
姜步云,读书人,碑文上记载是儒人、邑庠生,即秀才。
正屋门楣青石上刻的“居仁由义”四字即为姜步云手书,意为“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
当时,姜步云教育子孙读书、写字,同时在楼上养鸽子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鸽子飞起来时遮满天,非常好看。
姜步云旧宅作为一处清代晚期建筑遗存,虽部分残破,但作为古民居,却显示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诸多特点,反映出了古代建筑由繁到简的变化特点。
姜氏故宅保留了浑厚庄重的雕刻艺术装饰,能体现光绪年间中原民宅的风格,有保存的价值。
王镇故居
王镇故居:三品官员的传世府邸
一道不起眼的砖墙,坐落于淇滨钜桥镇某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
胡同的尽头,是一座四进的大宅院,坐落百年。
这就是清朝三品官员王镇的府邸。
想当初,这里气派非凡。每个院中都有过厅屋和南北厢房,二院南边还有一座5层小楼。院内的房屋错落有致,窗棂、屋檐上也是雕花刻字。不管是整体还是细节,处处透露着主人的尊贵和富有。
王镇过世后,这座大宅一直由他的后人继承。
土改时,房子充公,外姓人开始入住。桥镇政府曾在这里办公,镇上的供销社、税务所、派出所都曾设在这里。
经过多次转手,仍能保留原貌的房屋已不多见,很多都已被改造、修葺过。
一座曾声名显赫的深宅大院,唯有三院尚保存完整。
三院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如今,在南厢房已经呈深棕色的窗棂上还能清楚地看到上面做工精致的雕花,门前走廊上面的檩条上,还刻有别致的花形。
在三院门厅的大门上方,刻有“辋川遗迹”四字的条石非常醒目。
左侧刻“钦加三品衔王镇男郎中斌成孙汝泽渭溯棠仝监修”,右侧刻“光绪三年岁次丁丑仲春”。
这块条石,见证了这座大院的起起落落。
如今,这座大院虽然早已没有了以往的光鲜,它却保留了百年老宅的沧桑厚重,积累着岁月赋予的斑斑痕迹。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三面环水“尚书府”,四水归堂“小故宫”
占地50亩的建筑群蔚为壮观。
并排5个“九门相照”依次排开。
历经400年分股依旧器宇不凡。
这就是山城鹿楼大胡村的李家大院,堪与山西乔家大院、巩义康百万庄园比肩。
一弯清澈的河水从大胡村蜿蜒穿过,河水北岸树影婆娑中,散发着古朴韵味的高墙灰瓦、飞檐兽脊逐渐清晰起来。
推开一扇厚重的大门,走进李家大院,眼前浮现的,是曾经的车水马龙、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如海市蜃楼浮现。
李家大院是明朝嘉靖年间工部尚书李燧的旧宅。此宅三面环水,风水极好,因此被称为尚书府。
“女儿楼”是尚书府的主要建筑,共三层,正门刻有“平为福”三字。此楼比其他楼房精致。相传是李燧孙女李枝用私房钱所建。在此,可以想象当年的尚书府鞭炮齐鸣,九道大门次第推开,身着鸾凤嫁衣的李枝,娇羞地坐在床头,静静地等待着素未谋面的夫婿。
主楼的天井院有“四水归堂,财不外露”之说。人在其中,仰望天空,只见高墙如井壁,只窥见方正的一片天,让人不禁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静寂。
月亮门位于天井院前,保存完好。门上方的砖上雕有“宜风、宜雨、宜雪、宜晴”的字样,取“四季皆宜”之意。门檐上装饰有圆形兽头,被称作“滴水勾眼猫儿头”。
此外,李家大院在当地还有“小故宫”之称。整个大院,古色古香,布局严谨,整齐端庄;穿行其中,房屋的四梁八柱、花墙砖雕、屋檐陶兽等都透射出大院的古朴神秘和出众的人文魅力。
如今,李家大院已入选河南省文化保护名录。
它是一座独特的古代建筑艺术宝库。
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庭院深深,草绿阶前
吴家大院位于鹤山龙宫村。
这是一个掩映中青山绿水间的古村落。
吴守业的旧宅,就在此村中。
吴家大院是屋宇式的坡顶建筑。门楣石上至今还刻有“诗礼传家”的字样。
进门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影壁,壁中心雕有“鸿禧”字样,边缘雕刻着石榴、连环、花卉等纹饰。
绕过影壁,是典型的北方多进四合院式建筑,有北房、倒座房(南房)和东西厢房,现存主要建筑11栋,屋宇39间,皆为砖混结构,木架梁,宅院总面积近千平方米。虽然年代久远,但看起来并不显得破落。
在吴家大院的南面,还曾有一座私家花园,但如今已难觅踪影。
房由过厅及左右耳房组成,过厅设廊由左右对称的木质檐柱之称,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却依旧坚挺而牢固地竖立在那里,见证着这座百年宅院的繁荣与沧桑。
吴家大院的房屋地面都是由一块完整的大石块铺成,是工匠从村口的南崖上开凿下来的,然后根据房间面积直接开凿出大小合适的石块。
吴家书香之家,在第三进院的过厅正门门楣两侧至今还可以看到唐代两位诗人的诗作,“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家清景在新春,柳绿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由此可以想象,吴家大院当时的兴盛与繁华仿佛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如今,重门深院,草绿阶前,却已已物是人非。
古老宅院发生的故事仅残存于村头老者的片言只语之中,几近无迹可寻,更显扑朔迷离。
淇滨老当铺
淇滨老当铺:见证繁华与战火的建筑
淇滨钜桥镇曾是一个以繁华著称的大镇。
钜桥镇钜桥村中的一栋老当铺,曾经见证了这些繁华。
老当铺坐落在一座幽静的小院中,院里树木青翠,主人种的蔬菜也长得很喜人。始建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老当铺是一栋3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墙体上面有圆拱形窗户,下面还有方形窗户,门前有台阶,平望顶部还建有垛口。如今,它的外墙体已成灰黄色,上面还有几道颇为明显的裂缝。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在这里储粮过多挤压墙体导致。
据说,这是当年的一个路过的山西人所建,后来卖给了一个叫李维成的山西人。
当时,当铺与银行同等重要,故墙体很厚,门窗都用铁皮裹着,顶部加有垛口,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
这座建筑历经多次战火仍能保存完整,得益于它的构造和做工。
如今的老当铺,堆放了许多杂物。正对门口的墙上,贴着毛泽东和其他开国元勋的宣传画。一楼的右侧,是一架老式木梯。
房屋的每一处都透露出昔日的兴盛繁华。
老当铺,对研究清朝中期的区域性建筑文化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