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浙江强制关停4千多家鞋企 数千人围堵政府

2014-02-20 07:4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一个多月前,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大东鞋业的一场惨烈的大火夺走了16条生命。由此引发的地方政府整治行动在节前就已展开,当地人称之为“严打”。

  整治行动在节后依然延续,但被整治的鞋企业主开始反弹。2月17日,数千中小鞋企业主围在温岭市横峰街道政府门口,抗议政府在“1·14”火灾后,强制关停鞋厂。

  当地一名王姓居民告诉记者,邻居的鞋厂被关停,其也参与到这场围堵中。也有几名熟悉的鞋企老板当天晚上就被有关部门传唤。

  有专家指出,因为安全整治而强制关停本小利薄的鞋企,给人因噎废食之感。如何设计各利益方都能接受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超强的整顿风暴

  实际上,企业主集中诉求的是如何安放他们的企业。有的虽然是一家小微鞋企,但汇集了一个家族的劳动力,是全家赖以生存的支柱。

  “这么习惯做了几十年,之前都没有风声,现在因为一场大火,突然就大批量关停我们的企业,也没给出一条安置的出路,以后我们怎么办?”

  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来到温岭城北街道大东鞋厂遗址,只见现场瓦砾遍地。附近的村民介绍,原本周边都是一些小鞋厂,大火后都被拆了,看来春节后也不会重建开业。

  不仅大火惨烈,当地政府由此展开的一场鞋企整治风暴,其严厉更是超出当地人的想象。

  “我是这里生长的,大火后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鞋企都被切断了电源。开始陆续来了数批检查人员,负责人参加会议,还发了整改通知。”温岭鑫达康鞋厂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是,从目前来看,这场整改对当地的鞋业打击巨大,“我们企业整改合格了,但现在连工人都招不到了。”

  政府人士披露的系列数据,佐证了这是一场严酷的整治。排除了春节政府部门休假时间,差不多一个月不到的工作日,被关停的鞋企4559家,关停出租私房3805家,拆除违法违章及消防安全隐患的建筑26.26万平方米。

  而这些被关停的企业,据官方人士称,分别存在的问题有消防设施不合格,无证经营,营业场所建筑违法违章等等。

  这一行动,同时激起了当地企业主大大小小的“反弹”。由此,企业主或者行政拘留48人,传唤184人。一名政府人士称,“现在可能超过了这个数。”

  从温州迁入此处近十年的鞋材老板潘先生介绍,实际上,温岭整治前的鞋业情况类似于20多年前的温州。制鞋业逐渐成为温岭的支柱产业,尤其近三年,成了业界知名的鞋业之都,且大有远远超过广东东莞、福建之势。而现在的温岭鞋业,深陷灾后的阵痛之中,老板们一时感觉前路迷茫。

  城北街道东浦村一名村民介绍,原本的鞋业仓库已经成为一大片废墟,这里曾是村里上百家鞋企共用的一个仓库。

  由于属于被认定为违章建筑,火灾发生后的第三天就被街道组织人力拆除了。

  实际上,火灾发生后,温岭就开始像人口普查那样开展了对违章建筑的普查,特别是违法用地上的违章建筑,政府坚决予以拆除。同时,温岭市政府成立的整顿小组建立了“一户一表”、“一日一报”、“一村一验”制度。

  强制关停被质疑

  温岭相关政府人士称,由于鞋业门槛比较低,一家一户几台机器就可以开张,导致该行业一直在低小散的业态中徘徊。根据温岭市政府部门统计,目前6000多家鞋企中,80%以上是小作坊,而且还有不少无证照的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

  所谓“三合一”场所,就是员工住所、仓库、生产车间集中一处的场所。而这些三合一的作坊,在邻市温州,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是被重点打击、驱赶的经济体。这些小微企业主之后纷纷迁到广东、福建、义乌等地,当然,落地到此处的温州企业也不少。

  火灾后,地方政府有官员面对媒体称,本地的一些经营者要么已经转型做大,要么退出生产靠出租厂房或民房谋利。而大量的小作坊中外来企业主占了多数,管理、安全等方面跟不上,有些干脆就没有证照,导致安全隐患突出。

  这些作坊式鞋企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恶性竞争、品牌低端、人才短缺、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滋生环境、劳资、社会管理等一系列矛盾。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整治行动

  根据新华网援引的报道称,这场大火后的1月21日上午,在浙江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痛斥温岭市贪小利吃大亏,为了GDP不主动解决低小散制鞋产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刚开年就着了大火,死亡16人。并表示,经济转型升级多少年了,仍迟迟不解决低小散制鞋产业的安全生产问题,非得遇到如此重大火灾才痛下决心关停低小散企业。

  城北街道的一名企业主称,大多数用自家的房子作为鞋厂,厂里布局相对合理。他说,这样既节省了高昂的房租,又符合生产要求。“基本都有工商营业执照,我们几家都经营了十几年。”

  尤其是电商时代,因为这类加工场结合淘宝、阿里巴巴网络营销形成产销一体的作坊,因为投入成本低,也成了当地年轻一代或者外来务工人员创业的新模式。

  “上规模的基本会有正规的厂房,迁入开发区。但是,现在地价和租金都很贵,一般供不起成本。”鑫达康鞋厂工作人员称。

  当地政府希望这场火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一些上规模的鞋企负责人也响应,要通过自动化设备等的更新,达到“机器换人”,减少人力提高产量,希望政府在这些方面能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但是,政府并没有地方安置我们的企业,我们十几年来以此生活,突然关停,等于端了我们全家的饭碗!”一名被关停的企业主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激动。

  “起码没有地方让我们东山再起。”前述企业主悲观地说。目前,政府机构规定,复工有几个必备条件,合法的经营执照、没有违法违章建筑、安全隐患彻底整改等。

  产业何以安放

  在泽国牧东区块牧东村,一片1.69万平方米的鞋企集聚地已被夷为平地。村委会负责人称,这些都是违章建筑,连其自家的30亩厂房也在其中,而且他是带头拆除的。这个区块已被重新规划,建设4层标准厂房,企业主之间也将实行股份合作,打破原来的“低小散”模式。

  然而,在此建设周期中,这些小微企业如何安顿?

  回忆过去,这些鞋企老板认为,此前宽松的经营氛围因为一场火灾,也同时化为乌有。

  其实这里与温州差不多同时起步。温岭,是浙江台州一个清丽的小城,地处东海之滨,三面湖海。温岭的鞋业主要集中在横峰街道、城北街道、大溪镇、泽国镇牧屿、夹屿等乡镇。

  经过几十年苦守,此地近几年才初显产业规模。与福建晋江、广东东莞一样,台州温岭也是中国鞋业生产基地之一,而温岭鞋业发源地就在该市城北街道,并已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共发展格局。

  以受灾点温岭城北街道为例,鞋业数年来受到上一级政府或者行业组织肯定,被授予“浙江省鞋业工业专业区”、“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鞋业名城”、“中国鞋类(运动鞋)出口基地”等等称号。

  这里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士,根据地方政府披露的数据,仅仅城北区域,有来自贵州、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务工人员近四五万人。

  实际上,历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当地这些小散的鞋业升级也花了不少心思。

  同样以城北街道为例,可以确认的材料显示,2009年来,城北街道成立鞋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鞋业升级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城北街道委托中科院等机构专业指导。2011年,城北街道财政每年投入资金,帮助企业通过政策获取资金支持。为转型提升的标杆企业取得的成效给予资金奖励。

  而且,配套市场投资3.52亿元的台州横峰国际鞋材城雄心勃勃要打造中国第一鞋材市场。30层高的多功能、综合性市场拔地而起,交易额曾达到200多亿元。

  温岭已经形成了一个业内知名的产业链,尤其电商发达的现代商业形态下,围绕温岭横峰区块内的各类大小物流公司就达150多家。

  “如果往年,这里早就客户熙熙攘攘了。”鞋材老板潘先生忧心忡忡地称,这里主要是靠客户上门,曾经路边的房子40平米的基本上租金都在6万以上,特别是横石路一带更是贵到15万以上。

  而现在,这里却一片清冷。(记者 李伊琳)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国内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图库|社区|娱乐

      地市|财经|汽车|房产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农村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