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6 06:00:00 来源:映象网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编者按:热播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触动无数人的味蕾,也引发河南网友围观议论:啥能够代表河南美食?
和众家之长,兼南北特色。豫菜,包容而博大。河南人自己也说不清,舌尖上到底有多少种家乡味道。
一个月来,映象网记者走访河南多地,从村韵质朴的乡间到异国摩登都市;从百年老店到街边排挡,从流传千年的精品菜肴到寻常百姓的日常饮食……诱人美食,动人故事,挖之不尽。从5月22日起,映象网将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舌尖上的河南味》,和广大网友分享美味佳肴背后的故事,共同搜寻河南人的家乡味道,揭秘河南人专属舌尖上的密码。本期映象网推出“舌尖上的河南味”系列报道——家常篇。
【前言·家常】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活、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百味人生。
人生百味。人们对酸甜苦辣诸般味道的喜好,也伴随着时移世易。朴实智慧的河南人,对家常菜既有百年不变的坚守与热爱,亦能在改良中求新求变。
映象网讯(记者 南乐天/文 段晋哲/图)5月24日下午四点,走在洛阳老集敦志街,偶能见到三五游客,街道上烙饼摊主、裱画师傅、裁缝匠人等,多数营生者已进入短暂的午休时间,享受一天中难得的安静悠闲。
这时,却是杨改娟最忙碌的时候。她从午后三点开始浆坊营业。“夏季吃浆面条的人少了,要是赶在秋冬旺季,来舀浆的人能排到门外几十米。”杨改娟笑说,手上的活儿仍未停下。
老洛阳人或骑着三轮车拉着孙子,或叫上姑嫂姐妹儿结伴,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油壶,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赶来舀浆。
洛阳人说:“剩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酸浆香飘深巷进万家
一桶新浆,一桶老浆,30多岁的李姐是常客,在新城区卖浆面条,她每两天就会从新城骑车20分钟到浆坊买一次酸浆,两年多来一直如此。
打来的这80斤浆,需放一夜进行发酵,第二天将被李姐做成一碗碗浆面条——这是老洛阳人日常餐桌上离不了的美味,隔三差五,总要吃上一顿。
洛阳城内,几乎人人会做浆面条。将放好的浆兑水煮至冒泡起沫,倒入面条,撒上盐、胡萝卜丝、芹菜丁、黄豆,爱吃肉的加些肉末,再浇上辣椒油,白生生的面底上,红的、绿的、黄的。这样,一碗卖相诱人、酸香扑鼻的浆面条就算是大功告成。
做浆面条,最重要的是浆。做浆耗时费力,点酸浆更是依靠经验累积的手艺,平常人家吃浆饭,都是从外面买浆回去,会做的人很少。
杨改娟则靠着这门手艺,熬过了下岗时的困顿,也将酸浆熬出了深巷,香飘万家。
做浆第一步,是泡绿豆。头天把绿豆泡上,经过一整天发泡膨胀后才能磨渣。 做了二十多年的浆,杨改娟坚持只用本地绿豆,“外国大豆便宜但不放心,口感上还是本地豆吃得习惯,这比超市里那些泰国绿豆啥的都好。”
老浆浓香酸,新浆清淡香。这中间,兑水多寡、何时点浆,杨改娟全凭手上多年积累的功夫。因为用料实在,出浆细腻,价格公道,她和丈夫张克信开在敦志街深处的这家老浆坊,在当地都小有名气。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是实实在在的力气活儿。上午做浆,绿豆泡过水几百斤重,来回搬动、反复磨制,成浆后把浆水从大缸一桶桶舀出,倒入小缸。机械而繁重的劳动全靠张克信一人。杨改娟心疼丈夫,“下午没啥事儿就让他出去耍耍,打两圈麻将。”
从早7点到晚7点,浆坊时刻都离不开人。潮湿的浆坊里,杨改娟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去年因为病痛,浆坊的活儿不得不交给闺女女婿干。
“闺女3岁时有的浆坊,23年了。”杨改娟说,女儿如今怀孕了,学做浆的计划也要往后搁,但还是想交给他们做,给人打工总不如自己做生意自在。
杨改娟打算一步步地教授女儿制浆的秘诀,把二十多年的手艺,传给下一代。
茄汁面出锅,大勺装碗。
太行山麓飘远的茄香
河南面食种类繁多,河南人爱吃面,名声在外。不只有洛阳老城人固守那份酸香,来自王屋山深处的济源人卢广利,把家常的番茄鸡蛋面改良,打造了一个阿利的茄汁面世界。
弟兄姐妹多,家里穷,阿利16岁就到郑州打拼,先后做过十几份工。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吃了29年的家常面中蕴藏着商机。
“在外漂泊久了,越来越觉得,吃饭还是家常饭,穿衣还是粗布衣。现代人越来越看重回归,回归家常,回归老味道。”阿利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促使了他卖家乡饭的打算。
阿利的家乡与山西的晋城相邻,两地饮食习惯颇有渊源,当地日常吃的就是西红柿鸡蛋刀削面。在原有口味、食材的基础上,阿利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去掉带有腥味的鸡蛋,把绿豆芽换成黄豆芽,配上香菇丁。
番茄去皮剁碎,香菇切丁,炒香葱花后加入番茄、香菇丁、番茄酱翻炒,加入温水、盐,刀削面,最后加入茄汁。一碗改良后的茄汁面,成功俘获了一贯只钟情于烩面的郑州食客。
“油小味美营养高,就是家常面,接地气儿。”阿利还记得,最火的时候,一家20平米的面馆内,坐满人,有些人等不着座儿,直接端着面碗蹲马路边吃。
番茄鸡蛋面本是家常饭,改良后的茄汁面看起来也并无大的不同,很多食客在家尝试制作,却做不出那个味儿来。
“要说秘方,其实没有多么神奇,就是比例。”面对前来讨教秘方的人,阿利不吝分享,夏天用新疆的番茄,冬天从海南进番茄。番茄熬成汁,再加上新鲜的番茄酱,以4:1的比例进行混合熬制,用熬出的酱汁去做汤料下刀削面。
但就这么一个比例,他却花了两年的时间,反复试验,直到2005年开了第一家店。
餐饮业是个勤行,门槛低,但做成不易。靠的就是创新和坚持。而今,阿利在这个行当入了行、站稳了脚,目前已有两百多家门店。
“时代变化快,人们可接触到的美食越来越多,口味儿也在不断变化,还得不断学习、创新。”阿利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7年开1000家店,“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坚持追逐梦想,在不断探索中,满足更多食客的味蕾。”
桂花皮丝橙黄悦目,曾是信阳家常名菜。
淮河畔失落的老味道
菜品如人,也有起起落落。有如茄汁面走出家门,风靡大街小巷;也有些,被历史的车轮碾过,日渐难寻。
桂花皮丝,实属豫菜中典型的“没落贵族”。这道曾被列为贡品进奉给咸丰皇帝的信阳名菜,如今却鲜有人知。
“桂花”即为鸡蛋,“皮丝”是干猪肉皮。信阳人简洪辉仍记得,在老家淮滨,这曾是人人会做的家常菜。
远离家乡的信阳人,最怀念的就是淮河边的家常味道。在省城郑州,“固始人家”、“信阳土菜馆”随处可见。简洪辉也在政六街开了一家“信阳味道”,但他的菜谱上,却没有这道儿时的美味。
“过去穷人家买不起肉,能吃到猪皮就很不错了。”简洪辉家有兄弟姐妹四人,小时候家里并不宽裕,“那个时候的桂花皮丝,可是过节、待客才能吃到的美食。”
虽说桂花皮丝是家常菜,但制作过程却相当复杂,仅皮丝一样儿,制作工序就有十多道。生猪皮洗净后浸泡、去脂、片皮、切丝、晾晒成干,前后个把月时间。“太麻烦,费时费工,几乎没人自己做了,都是买的。”简洪辉直言。
真正做菜时,上锅前的准备也需费番功夫。干皮丝在油锅中炸暄,放入清水泡软搌干,拌入蛋黄、盐末,用大油炒透,佐以韭头、姜丝、葱丝、蒜丝等配料,大火均匀翻炒。
“做好了以后蛋黄裹在皮丝上,金黄透亮。”简洪辉咂吧了两下嘴,接着说:“以前店里有卖这道菜,但现在很多年轻厨师做不好这个,有点失传了。”
信阳菜馆不做桂花皮丝,曾有家乡人找上门来抱怨,“跑遍省会的十几家信阳菜馆,竟然找不到这么一道家常菜。”
“现在生活好了,皮丝不上档次,点这个吃的人少了。”简洪辉深吸了一口烟,又说:“很多年轻人是不知道有这个菜,其实皮丝做好了味道鲜美,又美容养颜,应该有很多人喜欢。”
简洪辉说,菜馆接下来会换新的菜单,他希望把这道记忆中的美味带给更多人。
【结束语】洛阳老集正处于规划拆迁期,敦志街也在列,老顾客们来了总要问杨改娟浆坊的未来,“搬了一定要告诉我,你去哪到哪找你。”。阿利也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正在探索迎合年轻人口味的店。在简洪辉的菜馆,桂花皮丝将被包装,重新出现在菜谱上。
茄汁面的做法:
如今机器人代替了人工削面师傅,能轻松应对每天几百碗的销量
沸水煮面。
秘制的茄汁,不断刺激着味蕾。
番茄汁在锅中沸腾,浓浓的茄汁容入面中。
加入特调番茄汁和各种配料,配置出不同的口味。
茄汁面出锅,大勺装碗。
红汤、白面、绿菜叶,是视觉和味觉的一场盛宴。
劲道爽口的面条,配上酸爽的茄汁,让人胃口大开
酸浆的做法:
用纱布过滤去渣,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
浆坊一角。
色味醇正的老浆。
杨改娟说起自家的浆,很是自豪。
老洛阳们熟门熟路,自带着油壶水桶,从四面八方来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