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金砖国家储备1000亿美元 中国占最大份额

2013-09-09 08:1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导读:建立应急储备安排,不仅对金砖国家有利,对世界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周小川说,金砖国家设立应急储备安排,丰富和充实了金砖国家开展实质合作的内容,增强了互信和共同利益,强化了金砖国家集体防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的重大进展。周小川还指出,金砖国家共同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是对现有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金砖各国和全球的金融稳定。

    为应对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金砖国家决定联手建立一项千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安排。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G20峰会上透露,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将在本届峰会上获得重大进展。他同时指出,“新兴市场特别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团结互助,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联合行动限制溢出效应

  近来人们对美联储决定削减量化宽松政策(QE)规模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对其负面影响充满担忧。周小川说,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非常紧密,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有比较明显的溢出效应,对新兴国家可能带来的影响因各国具体国情而有所不同。

  所谓“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是以货币互换为基础的跨区域多边货币合作,借鉴了其他类似的区域性货币合作机制,如清迈倡议的成功经验。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既可以向发生流动性和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在实际困难发生前,化解各种外部冲击对各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新兴国家不断呼吁有关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经济和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外溢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闫小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旦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价格会面临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资产大量撤出的风险。

  据悉,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初期规模为1000亿美元,中国所占比例最大。周小川表示,1000亿美元的储备足以应对一般规模的金融冲击。未来有可能更多使用金砖国家的本币。

  防范危机有益全球稳定

  金砖国家近几年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最近发达经济体退出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大规模资本流出,增加了通胀压力,使其中一些国家不得不收紧流动性。

  中国作为重要的金砖国家之一,困难之时勇挑重担,表态在千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库中出大头,周小川对此解释说:“当然大家会问中国参与这种安排的意义,大家知道,如果能够防止金融危机、增强金融稳定,实际上对大家都有好处,对我们也是有很大的好处。应该说新兴市场是增长的主力,对我们也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建立应急储备安排,不仅对金砖国家有利,对世界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周小川说,金砖国家设立应急储备安排,丰富和充实了金砖国家开展实质合作的内容,增强了互信和共同利益,强化了金砖国家集体防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的重大进展。周小川还指出,金砖国家共同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是对现有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金砖各国和全球的金融稳定。

  闫小娜认为,金融危机极大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金砖国千亿应急储备将更多用本币而不是美元,体现了金砖国家更多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建设的意愿,是为自己争取话语权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的落实施加压力。

  中国对QE退出有准备

  对于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周小川说:“中国对此有足够的应对措施。此外,面对可能的冲击,还要保证微观经济的活力和弹性,保持政策调整的灵活性。”

  “中国从一开始就很有警惕,做了一定程度的防范。但所有事情都不能说满了,因为危机的发生往往出乎意料,在金融稳定方面还要做更多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微观经济的活力和弹性,受到挤压的时候,被压下去还能弹起来。”周小川强调。

  如何应对QE退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撰文指出,第一,必须抓紧时机整顿银行体系的呆坏账;第二,要及时做好准备,应对周边国家以及贸易伙伴由于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引发经济衰退或者危机所带来的间接影响;第三,提前判断资本市场有关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化,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第四,利用退出之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罗 兰)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财经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