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3 08:03: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去大医院看病“一号难求”,怎么办?出了医疗纠纷,医患间互生敌意,怎么办?异地医保去报销,过程繁琐、苦不堪言,怎么办?……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虽然医疗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挂号难、医患愁、医保累,目前还是老百姓心中看病就医的“三大难”,需要有关方面持续改革发力尽快解决。
挂号难:医疗资源为何胖瘦不均
“挂号难难于上青天”“排队3小时看病9分钟”,大医院人满为患“不信任、不愿来”,患者担心“治不好病”,基层医院冷冷清清———这是当下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的写照。
2013年,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就诊约2亿人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三甲大医院“老百姓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优质医疗资源既紧缺又严重浪费。”一位老医生向记者抱怨。与之相对的是,人才匮乏,设施老化,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诊率与住院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医改工作的重心。“用更合理的布局、更到位的设施、更优质的人才,赢得患者信任,把患者‘留’在基层。”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明江说。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提出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由政府牵头,以省为单位,分别制定符合不同等级医院能力的疾病诊治范围目录库,逐级大幅降低越级诊治的报销比例。同时,鼓励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责任制,并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医保重点扶持政策,引导患者树立分级诊疗理念。
医患愁:白色暴力何时休
浙江温岭杀医案、哈尔滨耳鼻喉科恶性杀医事件……一桩桩白色暴力,给医院蒙上血腥的纱布,也使医患关系更趋紧张。
“医患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沟通,是发生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福维认为,在信息体系遭受破坏的大环境中,医疗作为社会化行业,也难逃其害。特别是我国医疗鉴定机构隶属卫生部门,在事故鉴定上容易被看成“串通”,由此加重了患者对鉴定结果的疑虑。
吴明江委员提出,解决医患纠纷,首先要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由医学专家、卫生、司法等部门组成,给患者及家属一个合法和有公信力的平台;其次是完善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制度,化解事故带来的赔偿风险。
医保累:“全国漫游”能否有序开展
来自安徽的“沪漂”老人王强身患癌症,尽管听说“新农合”现在回老家能报不少,但苦于来回过于折腾,“还是再坚持一下,等这个阶段的放疗结束,多凑一点再拿回去报”。
王强的苦衷,道出了当前医保难题的关键:在回原参保地报销的方式下,“跑腿”、“垫资”、“排队”成了病人和家属难以承受之累。而实现异地医保实时报销是全社会、特别是流动人口普遍关心的问题。
截至2013年底,全国26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但实际执行情况是,由于各省进程不同、新农合报销范围和力度也有区别,跨省即时结算仅是部分地区间点对点的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代表朱雪芹说,国务院医改办最近明确,今年6月底前所有省份启动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继而12部委下发通知,要求15个省份100个地市开展跨省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试点,服务城乡居民超3亿人。这意味着,实现养老、医保“卡随人走,异地转移”的“全国有序漫游”迈出实质性步伐。
尽管如此“现时不同地区保障水平、缴费水平的不统一,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编码的不统一,都依然是摆在医保异地漫游前的一道屏障。”朱雪芹说。
(姜潇 周蕊 潘强 商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