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09:16:00 来源:北京晨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8月5日《北京晨报》
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国民年均阅读4.39本纸质书和2.35本电子书。一边是书价虚高、打折疯狂;一边是出版总量猛增、国民阅读徘徊不前,约有50%的国人承认“读书很少”。如是“阅读现状”令人堪忧。针对于此,相关部门将全民阅读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显示出对国民阅读式微的矫正意味,无疑值得期待……
支持
对阅读式微的矫正
国民阅读率为何如此尴尬呢?在我看来,国民阅读量与阅读率徘徊不前,上网刷微博、玩微信盛行,实际上是现代人读书现状的真实写照。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进步,传统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奢侈品”。再者,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很快,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读书。此外,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图书市场也越来越花花绿绿。休闲类娱乐类报纸杂志受到热捧,传统书籍受到冷落。出版商为了利润,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的眼球,大家爱上了快餐杂志,读书心态自然变浮躁了。而且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肥皂剧与娱乐选秀节目也多起来,自然也挤占了人们的读书空间,降低了人们的读书欲望。
尽管刷微博、玩微信有传播快、更新快的优势,但是网络仍然无法取代文化积淀厚重的传统书籍。没有时间读书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如何改变国人阅读率不高的尴尬现象值得思考。
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轻视传统阅读方式的大环境下,想一朝一夕改变读书时间少的现象也不现实。全民阅读纳入立法计划,培育读书氛围,需要形成文化合力。比如学校尽到自己的责任,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矫正功利读书观,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通过校园读书氛围引导社会氛围。
要激发公众阅读热情,除了全民阅读立法,建设、开放更多图书馆以外,还要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有的图书馆,图书种类单一、书籍陈旧、借书手续繁琐,需要支付借阅费用等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完善书籍种类,更新图书资源,减免借阅费用,简化借阅手续,很有必要。
总之,全民阅读立法关键在执行。只有多管齐下,形成文化合力,才能逐步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公众更惬意地享受阅读乐趣,喝到更多心灵鸡汤。
叶祝颐
担忧
恐难形成深度阅读效果
用立法的形式推动全民阅读,虽然不无正面激励作用,但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要想重新达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阅读辉煌,尤其是回归上世纪80年代的精神阅读,最终达到一种深度阅读效果,不说难于上青天,至少可以说不切实际。
住房、教育、医疗这“新的三座大山”致使很多大人们感到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书就不说了,就拿青少年群体来说吧,本来他们是最有阅读能力、阅读机会而且必须做到广泛的涉猎各种有益有趣有味的出版物,尤其是趁年轻之时多读经典著作和文史书籍,但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不但难以培养和形成,更可怕的是课余时间被各种补习班和作业充斥着。当然,一键搜索即可获得想要的信息,人们不再需要面壁冥思苦想才能获得关于某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个问题。
要想让读书在社会上蔚成风气,尤其是形成深度阅读效果,立法推动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靠各有关部门在相关制度上形成合力,把人们的生活压力和青少年沉重的学习负担减下来,并让功利阅读没有市场,在此基础上,主观上倘能认识到未来的建设者应该是“世事对我都不陌生”的智者,是有系统的智力结构和多元的智力集合者,也许有助于聚精力、挤时间。
王志顺
提醒
让阅读成为习惯
为推动全民阅读立法,除了可以证明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但也可以证明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不佳,前景堪忧。这显然是很严峻的问题。起码说明我们远离了阅读,抛弃了阅读。阅读,已经到了非立法不足以保障的尴尬境地。这只让我们泱泱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蒙羞。
谁都知道,就一个人来讲,他的阅读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带有功利性的阅读,如学校时期的阅读、工作业务或科研需要的阅读。二是自由阅读,如业余消遣性的阅读。而不论哪种阅读,对于一个人素质的提升,乃至一个民族文化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都功莫大焉。否则,少了阅读,不但已有文化文明丧失传承,面临断代与割裂,而且文化文明的创新力也会大大不足。
“立法促读”,能够基于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尤其我们青少年或未成年人不阅读、不会阅读,阅读场地设施难以保障,包括纸质或电子书籍在内的阅读物良莠不齐等等问题的考虑,也确有必要。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种形式的阅读,都在于愉悦身心、提升素质、激发潜能、促进创新。阅读永远是个体或个人行为。所以,“立法促读”对于具体一个人的阅读来讲,只是外因。如何让国民人人热爱阅读,能够潜心阅读,尤其能够实现终身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或需要,才最关键。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即便拟“立法促读”,国民个人及总体的阅读现状,也难有实质性改观。
贾志勇
借鉴
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
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法律行为鼓励、倡导全民阅读。如美国,几乎每一位总统都提倡阅读,阅读推广俨然是美国政府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早在199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阅读卓越法》,并在中小学教育法第二章中加入有关阅读方面的条文。与之配套,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连年提升了40%。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还决定增加联邦政府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财政拨款。根据美国政府财政预算,美国教育部将资助“阅读是根本”非营利组织和“写作工程”在提高全美读写能力方面所开展的各种活动。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许多国家都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在新加坡,医院会教新生儿父母“如何读书给婴儿听”。这是新加坡政府的“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运动。日本参众两院还通过立法——《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规定读书活动的理念,明确国家、地区和公共团体在读书活动中的责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定的“日本中小学生读书活动计划”,即是全方位的指导大中小学生的读书活动,旨在通过阅读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早在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号召“走向阅读社会”;1995年,又把塞万提斯的逝世之日和莎士比亚的诞辰和逝世之日定为“世界阅读日”。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阅读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从知识获取力量,从经典汲取智慧,从文明启迪创新,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除了GDP之外,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科技进步、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但是,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在人均阅读数量、阅读习惯还是在阅读设施及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将严重制约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刘英团
■三言两语
●立法之外,还需要激活图书市场竞争、降低图书价格让利于民,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
——赵良霞
●阅读的事需要上升到法律高度,可见形势多么严峻,状况多少令人堪忧。
——魏秋平
●我们要促进全面阅读的愿景,在立法之外,是否要从根本问题上考量,比如是否与“知识无用”、社会“拼爹”问题严重、阶层固化严重、社会不够公平正义等有关,并加以解决呢?
——方皓
●还要有具体措施,比如除了政府主管的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图书馆也应对外开放,加强社区图书馆、村民图书馆、职工书屋建设。
——刘志伟
●当阅读变得过分轻松、方便,人就会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
——刘青
●如果在立法推动之后,仍被功利阅读的盖子罩着,那么,阅读率增加或减少几个百分点,并无太大的实质性意义。
——杨大鹏
●网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图书资源。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宽带,人人都有手机,需要什么资料,上网一搜,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必要跑到图书馆里东寻西找或者阅读书籍。
——费明明
●全民阅读是典型的公益性事业,应当由政府主导,并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
——梁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