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鞍山历史上最杰出的羽毛球运动员,也是辽宁奥运军团最为看重的运动员之一。伦敦奥运会,是她人生中的第二次奥运经历,她也将向第二枚奥运金牌发起冲击。
伦敦之路: 2012 一个不同的于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中国羽毛球队女子双打选手中最年轻的一对,于洋和杜婧一鸣惊人夺得了最重的女双金牌。同时,于洋和搭档配合,还夺得了一枚混双的铜牌。 于洋是当年中国羽毛球队最大的发现,也被外界寄予了厚望。外界理所当然地认为,鞍山搭档于洋、杜婧会坚持到伦敦奥运会,她们仍将是金牌最有力的争夺者。
2008年之后,于洋和杜婧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在2010年尤伯杯的比赛中,中国女队痛失冠军,引发了外界的一致声讨。而在那一次比赛中,于洋和杜婧这对被认为世 界上第一女双组合,输给了一对韩国的选手。由此,她们也承受了前所未所的压力。事实上,于洋和杜婧一直身受伤病的困扰。特别是杜婧,杜婧的打法是以速度和力量见长,而这必须以身体为基础。在经历了2008年的打拼之后,杜婧早已伤病缠身。正因如此,对于于洋、杜婧这对从小就在一起打拼的姐妹来说,她们必须 面对的一个话题是重新组合。尤伯杯失利,中国女羽回国总结,一个重要的改革方案便是女双的重新组合,杜婧因伤休养,于洋与王晓理搭档!这对于洋和王晓理而 言都是人生的新起点。
于洋、王晓理组合是中国羽毛球队新的奥运周期重点打造的一对女双选手,也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希望所在。在起初的阶段,她们很快进入状态,夺得了国内外一系列比赛的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这对于洋和王晓理而言是一次真正的考验,毕竟二人还没有参加过真正意义上国 际大赛(她们的主要对手是队友)。然而,广州成为了她们的噩梦,王晓理因为伤病的原因,最终在女双的决赛中她们输给了队友。不过,这一次的失利,也成为了 她们永远的伤痛。在此之后,于洋、王晓理在国内外的大赛中继续保持着世界第一的胜率,她们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组合。很自然的,她们成为了伦敦奥运会的头号组合、一号种子选手,而外界理所当然地认为于洋、王晓理将会成为这届奥运会的冠军。
展望即将开始的奥运会,于洋坦言,她的目标是夺得金牌,不管付出什么样的辛苦,她和搭档的目标不变:“四年过去了,很多情况都不一样了,我不是卫冕,而是重新争冠,我和搭档的目标是一致的。”于洋说。
成长轶事 天生就是运动的料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本报曾经详细报道了于洋的成长经历,但是仍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没有被发掘。于洋出生于1986年,能够从事羽毛球这项运动,还是因为受家里的影响。于洋的爸爸从小就爱好体育,在跑、跳、打篮球、投掷等多方面都非常精通,是校队一级的选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于爸爸没有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不过,爸爸的愿望在于洋身上实现了。
于洋10岁左右,她开始学习打羽毛球。为了能让她在羽毛球方面有所建树,每天于洋正常训练结束后,于爸爸都给她加量。据于爸爸介绍,每次他从鞍山市体校骑车回家,于洋都要在后面跑。到家里后,于洋跑得全身都湿透了。次日早上起来,于爸爸还要带着于洋爬山,做蛙跳。无论冬夏风雨,没有间断过。这样残酷的训练,于妈妈也非常心疼,不过,小时的于洋从来也不喊苦、不喊累。每次训练结束,甚至还会主动加量。用启蒙教练张强的话说:“于洋天生就是打羽毛球的料。”
不过,不得不承认,尽管于洋是打球的天才,但是她的父母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强对此的评价是:“于洋家长在她成长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鞍山训练几年后,1998年,于洋被省体校看中,她从鞍山来到了沈阳。在起初的那段日子里,于洋的父母一直担心于洋一个人是否能适应这种集体生活,能否彻底离开了父母,事实证明,于洋完全能适应。
从鞍山到沈阳,是于洋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于洋父母只有到周日才休息,只要到休息日这一天,哪怕家里有再重要的事、再忙的事,于妈妈都要从鞍山到沈阳省体院。每次来到大院,于妈妈的多半天时间都是在重复劳动:给于洋洗衣服,刷鞋。当时于洋在队里属于小字辈,队友们有时候把鞋和衣服让于洋帮忙清理,所以,一上午于妈妈都是在洗水池里给于洋和她的队友清洗日常物品。到了中午,于妈妈还要出去给于洋买一些水果和个人物品。下午,于妈妈还要抽空探望一下于洋的教练。让人欣慰的是,于洋成长经历中遇到的教练对她的帮助都很大,除了鞍山启蒙教练张强外,沈阳大院里的教练对她的帮助也很多。夺得奥运冠军后, 于洋的口头语就是要感谢教练、感谢家人,这不仅是家教的结果,也是真情的深情表达。
目标明确 伦敦不留任何遗憾
2010 年尤伯杯失利,对于洋的打击最大,也让她本人清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那一次,她写了一份检讨书,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不足以及对羽毛球运动的理解。她坦言,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而她的目标就是夺得这枚女双的金牌。和新的搭档王晓理,为了奥运金牌而奋斗。
前一段时间,中国羽毛球队在青岛集训,于洋与家人联系不多。为了不打扰于洋的训练,于洋的家人甚至不给于洋打电话。正因如此,引起了外界的争议,有无聊的论 调甚至称,于洋为了成绩不顾亲情。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当时就给予了强力的反击:“外界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不论是成绩上的还是个人感情上的,这一点我 理解。但是,每个运动员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我们的备战情况也会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要为国夺得最高的荣誉。如果在我们占用了大量的资 源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夺得更高的荣誉,那我们会遭到更多的批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必须要拿金牌。”
对于自己目前的状况,于洋更是 深有体会,她表示与2008年相比,这一届奥运会,她已经是一名老将,有着更多的经验和能力,也有更多的不同,但是目标却没有任何的改变,一定要夺得金 牌,不留任何的遗憾:“上次奥运会,我和杜婧还是不知名的年轻人。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们是白马。我和搭档王晓理的压力都很大,这个时候说这些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本着实际的精神说这些。我们不是年轻的球员了,身体的伤病都很多。羽毛球运动员最怕的就是伤病,但是打到这个程度,伤病又不可避免。伤病是我们 的第一敌人,我们首先要战胜它。”
事实上,除了伤病之外,于洋、王晓理还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她们目前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女双组 合,也是伦敦奥运会夺金的第一热门。然而,这恰恰成为了她们夺金的最大障碍:“我们是在明处的选手,外面的人可能看我们的比赛视频,拼了命的在研究我们, 以战胜我们为荣。我们必须要迎接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这里面有确定的对手,比如韩国的、印尼的,还可能有其他国家的选手,这些都是未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以不变应万变,慢慢来适应。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适应,不断的改变,发挥最好的水平。在伦敦奥运会上不留任何的遗憾。我知道,外界对我们的希望很大,我们 的压力也很大。”
除了国际上的重要对手之外,中国女羽在双打上还有其他几对选手,她们都将是于洋卫冕的“障碍”,然而对于这种内战,于洋显得很大度:“如果是中国的选手夺得冠军,不管是谁,我们都会为她们祝福,我希望队友能超越我们,这也说明中国队在不断的强大、年轻选手在成长,我会为 她们高兴的。”
一金一铜,2008年北京,于洋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荣誉。如今再战伦敦,相信她会夺得更大的荣誉,用她的话说,她希望她的亲友以她为荣,希望鞍山人民以她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