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汴绣的探索与发现
国宝汴绣
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
汴绣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腻,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绚丽而著称,以平、齐、光、亮和顺为特点,同时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宋代就驰名中原。
据记载,北宋时期,朝廷在宫中设有文绣苑,集中当时最优秀的绣女300多人专为皇帝、王妃及朝中大臣刺绣朝服和工艺欣赏品等。可见汴绣之昌盛。当时皇帝的龙袍,官员的朝服,包纱帽等皆为汴绣的精品,所以汴绣亦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当时,开封民间大量使用刺绣品,72家酒店的牌匾也都是绣的。这说明刺绣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手工行业,并且出现了刺绣的专业人员。北宋后期已有相应的绣品生产培训,管理制度,优秀的绣匠的高度集中,把宋代汴绣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之后,北宋灭亡,开封长年战乱,大批优秀工匠被带到了南方,开封刺绣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变化相应衰弱,加之屡次的水灾战乱,使宋绣流落到了民间,导致汴绣一蹶不振,濒于失传。
为了发扬这一传统工艺,1954年开封市绣花合作小组(开封市汴绣厂前身)成立。从最简单的枕套等产品起逐渐发展壮大,后改名为开封汴绣厂。值建国近十年之际,开封汴绣厂全体职工奋斗一年半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画搬入绣卷作为建国十年的贺礼,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开封汴绣厂也是第一个将《清明上河图》开发为工艺品的厂家,《清明上河图》是汴绣中的代表,这是汴绣带给现代的第一个惊叹。
《清明上河图》绣品的成功带给汴绣人巨大的鼓舞,她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汴绣工艺针法的创新上,汴绣致力于中国名古画的绣制,精品如《五牛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亦大胆探索将西洋画搬入绣卷,如《蒙娜丽莎》、《向日葵》、《拾穗者》、《牧羊女》等。绣女们继承了汴绣的传统针法又以卓越的智慧创造出许多针法,如蒙针绣、悠针绣、云针绣、双合针绣等创新发展了中国这项传统工艺,成为开封的骄傲,且成为开封纪念品最好的代表。
制作过程及发展现状
走进汴绣,就不得不走进开封汴绣厂。明亮宽敞的工作大厅,一位美工师傅用纤细的手笔描绘《清明上河图》虹桥片段,下笔如飞,准确快捷。美工师傅告诉我们描绘这一片段需要10多天时间,但要把这片段绣出来,还要3名绣女3个月的辛苦劳作,再加上装裱,林林总总要4个月的时间,可以想象一幅美的绣品包含着多少绣工们的心血和汗水,令人感动、赞叹。
据汴绣厂魏吉安厂长介绍,现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布置的壁挂就是开封汴绣厂绣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成了河南厅内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汴绣以其精美的绣艺在东南亚、日本等地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功地走入国际市场。此厂后又投入巨大努力绣制成一幅细腻逼真的人物绣像——《文莱国王像》。还成功地完成了马来西亚总理夫妇绣像的任务,并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流必湍之”,开封市汴绣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辉煌,也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近五六年来,大量从苏州农村“进口”来的劣质苏绣,堂而皇之地打着汴绣的招牌,充当汴绣。在开封宋都御街买的汴绣,说不定你花了好几百元却是假的。粗制滥造的苏绣,质次价廉,而真正的汴绣做工精良,用针细密,成本较高,价格也相应地高一些。据问卷调查表明,有53%的游客喜欢汴绣,但因价格偏高,带回家的旅游纪念品大多却是印刷品《清明上河图》,也因消费者是外行,不能准确辨别汴绣、苏绣,导致劣质苏绣在开封泛滥起来,竟占领开封刺绣市场的80%以上,使得如今的汴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据魏吉安厂长介绍,假冒的苏绣因价格低廉,又因消费者是外行,倍受眷宠,真正的汴绣却遭遇被打入冷宫的命运,举步维艰。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败坏了汴绣的名声,使得汴绣身价倍跌,当问起为什么不注册商标用法律惩办那些假冒的不法分子时,魏厂长无奈却又充满希望地讲,开封汴绣厂已经走了九年“申标”的艰苦历程,并幽默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申标至今尚未成功,但汴绣厂会继续走下去。
相对于汴绣厂魏厂长的沉稳,开封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则更显痛心疾首,所长侯玲玲说,苏绣粗糙,针脚长,颜色过渡简单,比之汴绣远远不及,但却冒充汴绣,盗用汴绣人数十年来努力取得的成果。侯所长表示,将来和菊展一起,举办一个开封市汴绣针法展,让人们了解汴绣,认识汴绣,明白汴绣艰辛、认真的制作过程,为汴绣正名,扬名,并打算将宋代的钱币图案入绣,绣上宋代书法家写的如吉祥如意之类的字,开封宾馆大厅的壁挂、屏风之类的绣品,并计划把开封特有的官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搬入绣卷,侯所长这种研究的精神和对汴绣发展的良苦用心,不得不让人敬佩。
细究汴绣失宠的原因,除了苏绣的冲击,汴绣经营的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现在市场上的绣品大多雷同,有特色的汴绣精品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行业内部合作不够。据了解,真正生产汴绣的厂商都是独家经营,缺乏沟通,吝于合作,没有有效地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促销力度不够。调查表明,在开封汴绣具有一定的品牌形象,但在全国却知其者不甚多,没有正式的商标;汴绣专业人才的培训做得不到位,具有高超技艺的绣工很少,人才流失严重,招工又难,不能及时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另外,一些生产汴绣的工厂或家庭作坊唯利是图,减少色次,增大线径,一副本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绣品,三两天就能赶制出来,这样的绣品丧失了汴绣的特色,失去了风格和品位。
另一方面,汴绣属阳春白雪,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苏绣钻了这样的空子,用质次价廉的绣品冒充汴绣,利用消费者不懂行情,牟取暴利。相对而言,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所采取的行为软弱无力,既没有切实地行使其职能,打击苏绣的假冒伪劣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又没有给予汴绣这项开封独特的传统工艺以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也没有对汴绣研究给予援助,以至于汴绣研究人才越来越少,汴绣研究事业举步维艰。
让汴绣文化走向世界
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打造辉煌的未来?这是摆在每个汴绣人面前艰巨的任务。
首先行业内要加强合作,强强联合,突出优质,努力创新,成立行业统一的商标势在必行。另外,使用统一的防伪标志,更是非常必要的是联合起来打击假冒苏绣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宣传方面,各个厂商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缺少的是让汴绣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的机会,例如重要的晚会或重大的国际交流会,还有像2008年奥运会时,争取得到项目,或者在奥运会期间进行展出等;
其次,建立“汴绣生产集团”,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协调和增进各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规模效应,这样对苏绣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培养专业人才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可以办一个小型专业刺绣人才培训学校,提高绣工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绣工的素质,为了防止绣工的流失,可以相应地有一些福利措施。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时向企业输送新鲜血液。
另外,厂商可以聘请一些外语方面的人才,立足国内的同时,把汴绣推向更广阔的国外市场。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汴绣的支持力度,不只是口头上的支持,要切实给予政策上、税收上的支持,严厉打击苏绣劣质品充当汴绣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同时对曾经为汴绣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老艺人给予人文关怀及一定的福利政策。
在整个汴绣发展的历程中,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汴绣人的努力下,只要共同奋斗,汴绣一定会走出开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