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家族信托刚刚起步 发展遭遇诸多瓶颈

2014-01-06 14:35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国内众多机构涉足面向高端理财人群的家族信托业务,这让中国的富人们在泛资管时代来临之际,在财富管理时多了一个选择。虽然前景可期,但作为舶来品,家族信托在国内的发展仍有诸多法律法规瓶颈待破解。

  境内家族信托起步

  近期默多克和邓文迪离婚事件再次让家族信托引来众多关注。据报道,邓文迪无法分得默多克在新闻集团的资产,两人离婚也不会改变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的继承规则,因默多克设立的信托计划将其和前妻所生的子女继承财产权,以及新闻集团的业务与后来的妻子权益之间设置了防火墙,从而对企业和家族财产起到保护作用。该例可视为家族信托的规避风险功能。

  家族信托在国际上不是新鲜事,但对中国来说确属舶来品。在中国开始出现家族信托之前,其在国外的发展历史以百年计,为数众多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家族以此方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人。目前对于家族信托较为普遍的解释,是家族成员作为委托人,将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向指定的受益人进行分配管理的财产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

  今年,平安信托、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开始在境内涉足此项业务,这被解读为“高门槛”的家族信托在中国的版本逐渐清晰。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家族信托门槛多设定在5000万元以上,部分信托门槛价位在3000万元,客户定位于资产规模在数亿元级别,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理念、重视规划的高收入人群。

  业内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是,中国的家族信托尚处于起步阶段,因其业务主要针对现金以及金融资产展开,想要触及这方面业务,净资产至少过亿元才能够设立。《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有6.45万人资产过亿元,高净值人群的扩大推高对家族信托的需求。从家族信托的运作情况看,家族信托的基本构架正在搭建完善。业内认为,家族信托的市场需求已经开始显露,未来有望迎来上升期。

  分析人士认为,家庭信托可以在避税保值的基础之上,对财产进行有效隔离,保证其传承下去,是财力雄厚家族将之纳入考量的原因之一。此外,遗产税开征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家族信托的发展。

  2013年5月,外贸信托与招商银行合作推出国内第一单私人银行家族信托产品。但国内的可参考范本仍为数不多,家族信托业务的推进尚需时日。业内人士认为,境外的家族信托运作有其自身特性,环境和境内不尽相同,境内机构要想大力发展此类产品,仍需要探索一套更加适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而未来走势如何,仍有待继续考察。

  发展遭遇瓶颈

  虽然家族信托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仍存在诸多瓶颈。境内的家族信托多数仍停留在资产管理分配的操作层面,尚未形成成熟的家族产业经营管理模式。而由于法律法规方面的空白以及信托登记制度的障碍等因素,国内家族信托能为委托人实现的信托目的仍非常有限。

  业内人士认为,在境内做家族信托,信托公司按例应向债权人公示,但这方面尚缺操作规范,加之信用体系仍未形成,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成本很高,导致超高净值客户在职调查后出现难以设立家族信托的情况。

  而中国境内家族信托在“避税”功能的发挥上仍存在争议,业内甚至有人直指其为“伪命题”,理由是遗产税还没有开征,开征后能否通过家族信托避税还不确定。

  此外,现行《信托法》规定,需要交付信托管理的财产必须先办理“信托登记”,以此确保信托资产的法律安全,但目前信托登记制度尚未建立,家族信托如果以股权和不动产为资产,就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亦成为阻碍家族信托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瓶颈不突破,家族信托制约仍在,随着未来业务量的上升,矛盾将愈加凸显。家族信托能走多远,还要看未来各方面的配套跟进是否及时有效。

   
责编:刘紫霞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