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楼市展望: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格局未变

2014-01-06 16:14    来源:财经网

  2013年,无论是房地产行业抑或是开发企业,都是高歌猛进的一年。

  在政策趋向宽松、经济平稳回升等宏观环境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市场迅速回暖,并维持成交高位态势,各线城市、各类地王纪录被屡屡刷新,房企逐鹿资本市场,争相借壳上市或者谋划海外投资。随着市场成交的持续上行,7家房企有望冲刺“千亿俱乐部”。

  与之相应的是,新一届政府执政、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未来房地产业必将面临新的政策挑战,整个行业也在孕育未来发展的深度变革。

  回首2013,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展望2014,建立长效调控机制的时代,房地产行业和开发企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挑战和发展契机?

  正基于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总结与2014年展望》,总结了这一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八大特征,并对未来一年的房地产走势做了六大预测。

  2013年房地产行业八大特征

  (1)“调控”字眼在公开场合消失,行业政策面趋于平缓

  新一届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执政思路相比其前任有明显区别,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均有体现,房地产调控也不例外。在今年以来历次政府重要会议中,均未提及“调控”二字,类似“高房价问题”这样的提法也再未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与上一届政府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释放的信号即是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房地产的问题,这符合本届政府强调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路线。

  今年房地产行业政策面有两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值得关注:其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明确了以市场化为主,以保障房为辅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在提到供应体系建设时,会议前所未有地用了“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的措辞,促进供应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二,在三中全会最终公布的决定中,对房地产行业虽无明确扶持表态,但诸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内容均毫无悬念地将对未来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政府职能转型的提法意味着过去十年房地产行政性调控的淡出。

  (2)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再创新高,13大城市成交突破千万平米

  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扩张,2013年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20.8%,同比增速创下近5年新高,而从成交总量来看,在年底项目集中成交的推动下,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将有望突破12亿平方米,而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亦将突破10亿平方米。

  截至11月,北京、广州、上海、天津、重庆、长沙、成都、合肥、青岛、沈阳和武汉等11个城市市场成交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如果算上南京(前11个月成交906万平方米)和西安(今年数据缺失,但市场规模早在千万级中),则今年全年将有多达13个城市成交破千万平,而去年的城市数量仅有今年的一半。

  (3)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市场持续去库存,二三线城市大多库存积累

  近两年以来,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库存持续处于低位,典型如北京,当前新房可售面积依然在历史底部徘徊,上海、深圳消化周期较去年年底呈现下滑,究其原因,今年以来市场的持续回暖,成交量继续走高,而相对应地新增供应却依然不足,以北京为例,前11月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仅700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面积却达到了1104万平方米;二线城市中,南京、成都等城市消化周期逼近6个月红线,而合肥甚至不足5个月,这部分城市市场目前去库存化特征非常显著,这也预示着未来房价上涨的大趋势不变。

  而对于大多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而言,2013年应是库存积累的一年。上一轮调控中由于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使得2010-2011年大量开发企业涌入非热点二线城市及三线城市,推动这类城市土地成交大量释放,近两年以来商品住宅新增供应不断释放,进而导致当前库存持续积累的局面,部分三线城市甚至已出现供应过剩的风险,未来1-2年时间内预计市场都将处于高库存压力之下,房价上涨动力也将被阶段性削弱。

  (4)房价上涨、信贷收缩致刚需热度下降,改善类产品渐成市场上行主要推动力

  今年小户型刚需类产品销售热度较去年有小幅下降。大多数重点城市90平米以下房源供求比有不同程度下滑,如北京从2012年1:1.55下降到2013年1:1.37,上海从1:1.26下降到1:1.13等;在我们看来,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去年以来各重点城市持续上涨的房价,其二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贷款层面上的收紧,这两大因素导致刚需群体入市门槛逐渐提升。

  90-140平方米属于满足改善住房条件、拥有基础享受功能的面积区间,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多代人分室而居的要求。从各重点城市供求比数据上看,改善型项目热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在我们看来,当前这波市场行情由2012年起展开,如果说去年各地主力需求是首置型刚需的话,那么2013年以来随着房价的上涨,改善型需求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市场继续上行的最重要动力。

  (5)全国一手房价格指数较前期高点上涨10%,8个城市房价涨幅已超控制目标

  2013年11月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达1083.3,相比年初上升9.51%,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其与两个时间点做比较,首先是2011年9月份上一轮房价上涨周期的最高点相比,当前的指数上涨了10%;其次是2012年7月份本轮房地产调控房价的最低点相比,当前的指数上涨了16%。

  此外,统计局发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也显示,至2013年10月,京沪穗深四市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均已超过20%,远远超过近三年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成房价控制目标的形势极为严峻。虽然一线城市所面临的调控政策更为严厉,但在强大的人口吸纳效应所带来的旺盛需求下,其房地产市场价格仍然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而西安、贵阳、昆明等西部城市控制情况相对更佳,房价增速相对稳定,并明显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6)土地市场供需两旺,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暴增近200%

  今年土地市场整体成交火热,全国53个重点城市经营性用地前11月成交建面高达6588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土地成交建面超过2000万方的城市从去年同期的9个增加至12个,成交建面超过1000万方的城市从去年同期的20个增加至26个。

  土地出让金方面,重点城市前11月土地出让金总计16029亿元,同比增长大幅提升67%,主要是地价较高昂的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飙升,进而带动土地出让金快速上行。前11月土地成交金额过500亿的城市达到10个,其中上海、北京、杭州三地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000亿元,而去年同期成交金额达到500亿的城市仅4个,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成交金额也只是664亿元,今年的出让金同比大幅增长169%。

  一、二线城市高总价地块频出,总价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重点城市经营性土地成交总价排行榜TOP10、TOP20和TOP50门槛全面提高,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峰。

  (7)千亿级房企数量将升至7家,龙头房企积极拿地补库存

  回顾以往百亿房企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6年来房企快速发展轨迹。2007年时,十强房企金额门槛刚好卡在100亿元,可以这样说,当年年销量能否达到100亿元是衡量一家房企是否大型的标准。进入2008年,百亿房企数量迅速增加至12家,房企间冲百亿苗头初现。然而,从2008年到2013年,5年时光,房地产行业内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房企大佬而言,年销百亿已成为过往烟云,根据《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50的入榜门槛已达105亿元。而像首创置业、建业地产、瑞安房地产等企业前三季度虽未入榜单,但是销售依然积极,前11个月亦完成百亿销售。按照这个趋势,至2013年年底,超百亿元销售额企业或将达70家左右。

  房企今年以来在拿地规模上有较为明显的增长,50强房企通过招拍挂新增地块的建筑面积高达1.8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投入金额总计587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万科、绿地、保利等企业新增土地储备量领先其他企业,。TOP50企业拿地总量占到全国53个重点城市经营性用地成交总量的33%,而去年这一比例仅为26%。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