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村的“三级跳”

2012-12-17 17:55    来源:映象网

  11月5日下午,笔者驱车前往位于郏县西北莲花山下的苏坟村,探访这个由落后大村到文化名村再到旅游新村实现“三级跳”的奥秘。通过走访,笔者深切感受到电力发展给这个“他年夜雨独伤神”的古村带来的种种变化。

  苏坟村古称郏城钧台乡上瑞里村,因苏轼、苏辙兄弟埋葬于此,金、元两代就把这里称为二苏坟。后置苏洵衣冠“座诸两公之间”,并建祠、塑像、植柏、筑垣。地以人重,上瑞里遂改称苏坟村。由于位置偏僻,罕有人至,实则冷清,有诗曰:“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几年前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为该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贫瘠的山村渐渐焕发出生机。而今年“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的实施,又为该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苏坟村电力建设开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该村仅有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由于电力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严重,线损高,电力供应很不正常,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文化名村实为落后大村,有客商想在此投资旅游项目,但考察过后感觉基础条件太差,遂叹息而去。

  1998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在郏县全面铺开,喜讯传来,村民欢呼雀跃,建设热情高涨。在供电部门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6千米、400伏线路5.91千米,建设配电台区3个,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1台,并完成305户村民的低压进户线的整改工作。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使该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了电力保障,该村的动力加工户从无到有,一下子出现了5家,村里也改变了以前磨面跑几里、吃水靠驴拉的状况,家用电器的普及率由原来的不足10%发展到85%以上。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电力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文化名村散发出迷人魅力,引得客商纷至沓来,如今,三苏坟已成为郏县的一张旅游名片,旅游业以此为基础飞速发展,游人日益增多。

  在村民苏守望的家中,他欣喜地告诉笔者:“农网改造后,电费降了,用电可靠了,我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生活是越过越红火。”该村村委会主任苏殿功自豪地说:“如今电正常了,村里相继办起大大小小十几家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企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厨房里的土灶台、煤炉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电磁炉、电饭锅、豆浆机,村民用电做饭很普遍,与城市相比差不多!”

  享受着电力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村民办电的积极性更高了。今年“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实施以来,苏坟村新建台区6个,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施工任务。全村128眼机井全部通上了电,受益农田达2500亩。

  谈到如今的生活,苏殿功感叹道:“机井通电后,俺村发展起了山区小杂果产业,今秋果实挂满枝头,旅游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路通了,路灯亮了,村民富了,文化大院建起来了,大家的夜生活丰富了很多,昔日孤寂沉闷的山村成了欢乐的海洋,相信他年夜雨暗伤神的‘三苏’也不再寂寞了!”是啊,在这里,笔者深切感受到电网建设带来的巨变,以前贫瘠落后的小山村在电力的助推下正飞速发展。

  下午5时,笔者随车离去,此时,夜幕下的苏坟村灯火闪耀,欢快的乐声回荡在山野中。(郏县供电公司 王旭恒)

责编:李文丽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