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电业局农网改造升级:“改”出发展新气象
“为了南乐大发展,电网建设不能慢,闲言碎语咱不谈,夸夸电力好风范,一夸农网改造好,俺们用电没烦恼,二夸农网升级妙,俺们收入猛增高……”河南南乐县城关镇南环广场礼堂前,农民薛东来自编快板唱出该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带来的巨大变化。
2011年南乐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完成35千伏变电站新增主变两台,容量20兆伏安,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32.5千米,配电台区259个,涉及行政村59个,受益机井2115个,受益农田9.74万亩。
农网升级 “豆腐干”闯出大名堂
“想想5年前,厂子电压不足,加工“豆腐干”的程序只能靠手工来完成,成本高、利润低,现在好了,供电所为我们安装了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豆腐干”的生产质量得到大大改善。”9月12日,该县元村镇永生“豆腐干”厂厂长蔡国民连声称赞农网工程好。
“豆腐干”产业一直是该镇富民的传统主导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孚盛名。去年年初,南乐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支持特色“豆腐干”产业的发展,得到大发展的“豆腐干”产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该局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为契机,推广新工艺,高标准改造工厂集聚地台区,彻底解决供电不稳定、电压低的问题,在加强10千伏配网主线路改造的同时,不断加大0.4千伏低压线路改造力度,对一些适宜发展豆腐干产业的农村地区优先建设低压线路,将低压线路延伸至每个村、每个生产基地。
“下周,我从北京请的几个专家就来了,商量着能不能多开发几个“豆腐干”的口味,有了电,我再也不怕了。”蔡国民兴奋地说。良好的用电环境为“豆腐干”产业的发展备足了后劲,促进了该乡“豆腐干”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像蔡国民这样的“豆腐干”专业户们纷纷增加设备、引进技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元村镇由原来的不足20家加工厂增加到现在的100多家,从事“豆腐干”产业人数达1万余人,仅此一项就解决了元村镇半数村民的就业问题。
电压可靠 番茄飘红幸福指数
“农网改造升级后,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开足了马力,日夜不停地生产,生产期间从来没有停过电。”10月9日,南乐县城关镇番茄加工厂厂长张志民欣喜地对笔者说。据了解,该厂日处理新鲜番茄225吨,年产番茄酱0.8万吨,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先进企业。
城关镇2011年6月完成了网改工程,新架10千伏线路5.34千米,新建台区1个,容量315千伏安,改造台区2个,容量945千伏安。
过去,该镇某些农村主干线线径较细,电杆老化严重,抗灾能力差,变压器容量小,村民生产生活都很受影响。现在,配电线路线径明显加大,变压器、避雷器等设备全部采用新型节能产品,电网设备科技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更换后的变压器台架结实牢靠,导线接头干净利索,金属器材锃光发亮,安全标志醒目,一排整齐的电杆由近而远伸向绿树环绕的村庄,成为绚丽多彩、欣欣向荣新农村图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我们工厂的加工速度赶了上来,周边番茄农户的种植有了稳定电能开始使用电机井浇地,大棚用上了电动卷帘,棚顶安装了电热膜。新一批的西红柿,再过一周就能上市,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大棚每平方米年产出80元,两个大棚的年净收入将达7万元,这是农户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志民指着厂子隔壁的种植基地介绍道。
电能充足 经济发展模式得改善
“以前,咱们这里依靠农业发展经济,农网改造升级后,现在逐渐向工商业、制造业发展,对外招商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多家中外合资企业成功入驻,带动了乡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9月8日,该县寺庄乡党委书记郭振鹏说。
寺庄乡是全县农村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和规模化养殖设施等生产利润大乡,全年净利润占全乡居民所有收入的80%。该乡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工商业、制造业,但原有的配电网络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此种需求,保障经济生产用电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内容。南乐县电业局急客户之所需,因地制宜,投入专项资金383.79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3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61个。农网改造升级后的寺庄乡,电能足了,电压稳了,百姓高兴了,投资商乐了,他们兴办企业的劲头更足了。
“为每一位客户服务好,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做好市场营销工作的必要手段,他们增产,我们增量,这就是双赢!”这是该县福堪乡供电所所长王国锁打的如意算盘。这笔账不仅王国锁在不断地盘算着,该局局长姚忠普也时刻运筹帷幄,他告诉笔者:“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不仅时间短、质量好,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且经得起考验的优质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南乐县电业局 孙昭荣 供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