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的荧光棒 也是消费的指挥棒
随着国内大型选秀类节目的热播,“粉丝”经济伴随着尖叫、荧光棒走上前台,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粉丝经济”内涵广阔
人流稠密的北京西单文化广场时常是“粉丝”们聚会的场所,为走近粉丝经济,记者曾在这里亲身参与了一次“玉米”(超级女生李宇春的歌迷)聚会。在熙熙攘攘的“玉米”中,记者发现既有稚气未脱的初中生,也有年轻的工程师,甚至还有上了年纪的老奶奶,而活动的组织者则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
“粉丝经济和明星经济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概念,‘粉丝’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无度性,不仅体现在情感投入方面,更体现在消费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这样告诉记者。比如,粉丝会以越多越好的原则尽量搜集与偶像相关的物品。甚至会将这种无度的消费行为扩展到各个领域,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粉丝产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能则更多地从社会学方面分析了“粉丝”经济的特点,他认为,这归根结底属于一种认同感消费。
陶东风分析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广义的“粉丝”,比如邓丽君迷。但那时还没有商业色彩,更不能称之为形成粉丝经济。事实上“粉丝”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速度是一致的。撬动一个潜力巨大的“粉丝产业”,形成新兴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产业链条众多
在采访中,记者先后接触北京、四川、山西等省市的几十个不同类型的“粉丝”,并走访了北京几家出版单位和音像店、经纪公司、广告公司,发现“粉丝经济”背后链条众多。
“粉丝经济”运行的第一个环节便是文化工业(大众媒体)的造星行为。“明星制造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电影业中,更早已蔓延至整个大众文化领域。而在明星制造的背后,有着大量的参与人员,其中包括经纪人、出版商、媒介人,甚至文化学者。明星需要媒体打造,更需要“粉丝”追捧。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种追捧实际上就是会产生经济价值的消费。而“粉丝”往往是由于消费,甚至是过度消费才有可能受到明星和媒体的高度“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粉丝”的经济力量正是体现在其消费方式上。
■“粉丝经济”正负观
研究者认为,粉丝经济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发展,甚至对拓展职业市场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成为“不道德的经济”,不能把粉丝经济的发展完全建立在利益诉求上。目前已出现职业的“粉丝”服务,包括由职业“粉丝”举海报、高声呐喊,以及在网上发帖子等。关于付费标准,通行的说法是: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当场晕倒200元,如果选手晋级,再加奖金。
谈及如何使“粉丝经济”健康良性,陶东风认为,首先要防止“粉丝”团体内部出现经济欺骗活动。现在的“粉丝”团成员都需交纳一定的团费,而这些费用的收支更多的是靠经手人自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金管理风险。
其次,要防止过度的迷恋变为不切实际的狂热消费。许多“粉丝”并没有很强的经济实力,甚至完全依靠父母维持自己的“粉丝”身份,这同样无益于“粉丝”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