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吧:打造超女式造星平台 变现粉丝经济
“新产品新功能做减法很重要。比如最早期唱吧的用户评价上,喜欢和送花用户可以随意选择,但是真正上线,把喜欢隐藏起来,变成了关注。”
———唱吧创始人陈华
创业ID
创业者:陈华
创业时间:2012年初正式着手唱吧,5月底上线
创业地点:北京
商业模式:手机K歌软件,出售虚拟礼物及广告等多种盈利方式
融资情况:获得蓝驰资本的投资
虽然陈华和团队自谦是一群不会K歌的人,但他们却创造了一款极有人气的K歌软件唱吧,其在上线5天就攀升到了APP中国区总榜的第一名。
除了K歌,唱吧现在已然还是一个超女式的造星平台,变现粉丝经济。
满足三类刚需
在做唱吧之前,陈华和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来挑选一个好的产品方向,经历了对上十个产品方案的推敲否定之后,才落点在了K歌。
之所以如此,陈华有理由。
他说,在移动端做与手机特性相关的产品更有机会。手机与PC不一样在于自带摄像头、自带喇叭等各种感应器。基于“不一样”,做产品才有价值。
此外,当时基于图片分享、社交的产品海外盛行的instagram,让陈华觉得“和唱歌很像”。比如普通人拍出好看的照片分享,就可形成社区,那么普通人唱出好听的歌一样有价值。
唱吧主要锁定了三类用户群体。一是希望用唱歌来发泄、打发时间的人;二是希望能够通过唱歌成名,圆明星梦的一群人;三是大众用户群体,即所谓的“屌丝”,他们是唱吧最大的用户群。
这三批用户群对唱歌都有很强需求。第一批是把唱歌完全当作娱乐,比如在家让孩子唱儿歌。第二批用户怀着一个明星梦,类似“超女”,他们对唱歌狂热,是唱吧上打榜的群体。第三批更多充当的是粉丝群,他们听偶像唱歌,为偶像送花、吵架。陈华认为,一般来说解决一个刚性需求就很好,而唱吧解决了三个刚性需求。
让用户“爽”
如何衡量一个产品的好坏?陈华答案是,让用户“爽”。对于唱吧,让普通人唱出好听的声音,用得“爽”,首先是技术难题。
唱吧最有卖点的,是开发了声音美化技术。
比如,唱歌时,有的人嗓音不够干净,有的人声音嘶哑,如果把这些声波放进软件里,就会出现明显的声音“小刺”。唱吧的声音美化技术,就要把“小刺”抹掉,把杂音干掉,去掉爆破音等,让声音变干净。
现在,唱吧还在尝试实现录音棚效果技术,需要对声音声波进行处理,用计算机模拟人在高档K T V里唱歌时的所有情况,包括声音反射、叠加等的效果,很有难度。
其次,好玩也是让用户“爽”的前提。
屏幕会出现一张张预设的照片,制造幻灯片效果,成为一个好玩的M V,让用户在唱歌时“爽”。当唱歌结束,如果没有人鼓掌、献花,似乎不够尽兴,唱吧的软件会提示你击败了全国多少人……唱吧的这些小功能,为的是让用户把唱歌作为好玩的事。
此外,在入口上为保证用户“爽”,唱吧全部采取第三方账号如Q Q、微博、微信等登入,用户免受账户多而混淆的困扰。
造星平台
其实,唱吧的一大特色是“造星”,培养自己的草根明星。
比如,唱吧有竞争性的打榜,人气高的歌者拥有大量粉丝,为帮偶像获得名次,粉丝会虚拟化送花送礼物,而这些唱歌好、粉丝多的歌者,便是唱吧培养的明星,类似超女的模式。但唱吧不会刻意去圈会唱歌的人进来,用户扩张依靠口碑传播。
当然,唱吧也有真正的明星,韩红、欧弟、钱枫、李晨等都是明星用户,这些明星也不是唱吧请来的,是明星自动“追星”而来。
对于商业化,虽然前不久唱吧推出金币购买服务,用户可购买虚拟礼物送给喜欢的歌手,还有一些广告合作,但陈华说总体来说还在摸索阶段,目前主要是用户量。
另外,对于造星后的经营,陈华听到很多建议,有说可以搞唱片公司,自己做经纪人包装明星,把商业链条拉长。不过,他还没有这样的打算,比如唱片公司现在本身不够景气,前期包装新人花费成本多,再加上偶像和粉丝之间的情谊遭遇线下商业经营的路是否走得通,都需要假以时日观察。陈华说,当有外来的好机会利于唱吧推广时,唱吧会优先考虑平台的草根偶像,此前唱吧参加“天天向上”节目的录制,陈华就带了唱吧上人气很火的一个草根偶像孙琳,后来她的粉丝数暴增。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