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媒体人、影院方谈观感
对一批已看片的影评人、媒体人、影院从业者等进行采访后,基本勾勒出这样一副观影后情景:《一九四二》片尾字幕起,满场寂静无语,没有迫切的交流,大家似乎都沉浸在影片带来的冲击中。一批观众为影片的克制不煽情、真实几近直白以及那段历史本身的力量,压抑并激动着,“冯小刚历史最佳,国产片年度最好”;一批观众为影片的残酷画面、没有态度、没有观点、没有发泄,茫然并郁闷着,“片子是好片子,但这有啥意思? ”
[影评人]
节制的表达,更有力量
接受采访时,冯小刚曾介绍,后期剪片时,有时自己都觉得挺沉、没意思,想大动剪刀;但又心疑这是自己看太多遍所致,担心剪掉会影响影片的丰富性。患得患失间,片方宣传部门在大街上随便找了60个观众为一拨,请了四拨观众看,然后填问卷,给他做参考,“我发现,观众共同地有一些戏喜欢,或者不约而同地说某个戏不好”。接着,《一九四二》在罗马电影节举行了首映,举行了数场影评人、院线看片会,一些影片人、媒体人、影院从业者先睹为快。晨报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影评人好评度高,打分基本都在90分(百分制)左右,不吝赞美之辞,“克制”、“节制”、“真实”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影评人李星文给《一九四二》打分90分以上。李星文表示,《一九四二》那种节制的表达,深得他心,“那是一种几近真实、几近客观的表达,是当年那段历史的一个如实再现。基本上没有表达什么激烈情绪,没有加入一些个人判断,这点很难得”。视觉上,影片中生命脆弱的画面很打动他,比如不经意间的铁叉贯胸、炸点中央的血肉之躯、一巴掌打到锅里的活人等,而饥寒盲流围城之类的场面更让他有“如在眼前,如雷轰顶”的感觉。李星文也用“冰凉入骨,温暖入怀”这两句话,来形容影片中的希望元素,“张默演的长工,原本是个什么都不晓得的混小子,徐帆演的角色把自己卖了,把孩子给托付给张默,张默作为男人的责任感一下就起来了,孩子不小心丢了,他为找孩子赔上自己的生命。这是片子善的一面,有这个东西,你会觉得有希望在”。
李星文认为,《一九四二》在冯小刚作品序列中当排第一,相比张艺谋的《活着》,“《活着》文化意义大一些,《一九四二》社会价值更大一些,后者对中国历史的的惨状、人在极端生命处境下的真实表现,更震撼一点”。此外,在其个人微博上,李星文对《一九四二》有段情感充沛的排比式点评:“《一九四二》是冯小刚的沉淀之作,张国立的绝色之作,徐帆的母性之作,张默的爆破之作,范伟的虐心之作,李雪健的忧愤之作,陈道明的枭雄之作,布劳迪的惊心之作,张述的酱油之作。”
影评人图宾根木匠不愿用打分的方式来评价《一九四二》,但他认同“这是冯小刚最好的作品”的说法。图宾根木匠称,《一九四二》的难得之处,在于冯小刚拍出了灾民、政府、日军、传教士等多方灾难见证者的不同态度,从整体效果上看,做得最好的是“非常克制”,“两部灾难题材,《唐山大地震》很煽情,《一九四二》一点没煽情,中远景很多,反而能体现力量”。他分析称,这种传统文人式的克制表达,可能与《一九四二》有刘震云深度参与有很大关系,“看片交流时,冯小刚开玩笑说,这个片子,刘震云才是导演,他冯小刚是执行导演”。
影评人毕成功也从电影语言角度提到了中远景摄影:“让我特别震惊的是,冯小刚竟然如此克制。其实《唐山大地震》有洒狗血倾向,但《一九四二》无论从配乐到演员,越需要煽情的部分,冯小刚就越抽离,整部影片都没有特写镜头,大量使用中景、远景。”对比《活着》,“可能没有达到《活着》的高度,但比《活着》大气,两者在艺术成就上也相差无几了”。此外,几乎个个演员的表演被认为恰到好处、无可挑剔。
[媒体人]
找不到哭点,无法释放
绝大多数媒体人对《一九四二》也给出了高分,但相比影评人的无比激动,媒体人较多地指出该片在观影愉悦感上存在不足,打分普遍低于影评人。
资深电影记者关力制给影片打了85分。关力制表示,《一九四二》无疑是近年最好的国产片之一,观影过程中,他最赞叹的是导演冯小刚敢于尝试的勇气,首先体现在选择了这个很难把握的题材,其次是大场景调度的高水准,“从那么多群众演员的表现就能看出,冯小刚在演员的控制上确实厉害,那么多大牌演员在里头,但你看不出一点明星的痕迹,都很恰如其分”。第三则是冯小刚在故事讲述方式上的突破,“它不是一个讲故事的节奏,它有根主线,其他线索随时出入”。而这也是关力制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称虽然客观真实,但有点过于纪录片式,“我看着特别压抑。它不是一个正常的灾难电影,一般这种电影会有个救赎的线,比如《南京!南京!》最后就救赎了、升华了、找点心灵归宿了;《一九四二》彻头彻尾讲一个灾难,导致片子很难有高潮,后一个小时,基本是逃荒队伍中的人接连死去,卖孩子、卖媳妇,每个人在盲目中死掉”。关力制还从一般观众角度考虑,称《一九四二》不是大部分电影的正常结构,“不知道哭点在哪,两个半小时中没有高潮,很难得到观影愉悦感,看完很难受、很煎熬。它的讲述方式很少见到,又不像《唐山大地震》那样能勾起观众记忆,未必符合现在观众的观赏习惯”。他还提到,之前看冯小刚采访中提到有时感觉拍不下去了,他看完片子能理解这种感受,“就是太难受了,又没有释放,坐着看都很辛苦”。
上海电影记者、《外滩画报》的“果子李”打出90分,评价《一九四二》是“刘震云的人文加上冯小刚的商业”,美中不足的是,“影片本来可以在艺术上走得更远,但冯小刚还是习惯性地在商业性上做了妥协,部分削减了影片的力量”。
[影院方]
能否有奇迹,有待观望
从票房角度看,《一九四二》在档期上占有相当优势,几乎有两周多的“独霸”期,另一大票房“金字招牌”无疑就是冯小刚。
相比影评人、媒体人,电影市场终端的影院方对《一九四二》的前景显得更为担忧。上海一家影院负责人陈女士从排片角度指出,《一九四二》和《金陵十三钗》有同样的问题,“时间还是有些长,节奏比较缓慢,影片只有黑灰白红单调的颜色,影院充满了沉闷压抑的气氛,有些画面很血腥,实在不敢看”。上海联和院线吴鹤沪也表示,《一九四二》是好片子,但如此沉重的题材,不知观众是否能接受;加上发行方与院线方的夺利之争悬而未决,排片上也许会受点影响。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看完《一九四二》后,一拨同事有过交流,大家几乎一致感觉不煽情的处理是对的,但影片本身略显平淡,缺乏态度,“战争下的大背景,人变得很渺小,中间有些思考的环节,都点到了,也有展现,但没有深入去说;从电影本身来说,这就很没劲,大家看了心里也很沉重,情绪上没有一个宣泄的出口”。他认为,作为导演,冯小刚还是缺少人文关怀,“镜头太直接了,又不是展现战争的残酷,没必要非得在画面上把人炸得血肉横飞那么直接”。作为资深从业者,他预测,有“国民导演冯小刚”这块招牌,《一九四二》得档期之力,开局会不错,但在一般观众口碑下,后劲可能欠足,能否产生票房奇迹,有待观望。(记者 彭骥)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