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家券商业绩大调查:全面盈利之际的喜和忧
2013年,证券行业尽管遭遇IPO暂缓和A股市场不景气影响,但在各种证券创新业务的支撑下,115家券商仍维持着全面盈利势头。哪些券商赚钱能力最强?哪些券商正在细分领域异军突起?又有哪些券商困境难改,依然举步维艰?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趋势在行业内表现得淋漓尽致,两极分化格局十分突出:一部分资本金雄厚的上市券商凭借创新业务的高速发展,牢牢占据行业龙头的位置;一部分券商因自营业务的出色表现,扭转了2009年以来持续下滑的趋势;但也有一部分券商因业务单一、资本金不足又出现亏损。
创新是动力:上市券商净利占半壁江山
日子难过,这是近几年百余家券商留给人们的简单印象。115家券商2013年业绩近日已悉数出炉,他们过去一年的生存状况如何?是否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局?
继续分化,成为2013年券商业绩走向的关键词。那些率先登陆资本市场、资本金雄厚的上市券商,因占尽天时地利优势,依托于创新业务的率先发力,已逐渐与大部分非上市券商拉开距离。
超五成净利
来自上市券商
据中证协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15家券商全年实现净利润440.21亿元,104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90.43%。这一比例较2012年略有提升,2012年全行业实现净利润329.3亿元,9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券商总数的86.84%。
“去年整个证券业利润规模同比增幅明显,盈利水平也实现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二级市场成交量的提升,券商在创新和自营业务的突出表现也功不可没。”中航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员曹宇表示。
具体来看,2013年券商多项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以两融业务为例,2013年该业务利息收入184.62亿元,同比增长251%。但也因首次公开发行(IPO)政策影响,承销保荐业务出现下滑。2013年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为128.62亿元,同比下滑近三成。
截至2013年底,11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2.08万亿元,而年初这一规模为1.72万亿元,增幅达两成;托管证券市值15.36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5.2万亿元。
总体来看,大中型券商对行业整体业绩贡献较大。数据显示,在业绩排名前10券商中,上市券商占5席,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继续雄踞冠亚军位置。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列上市券商的第4、5和第6位,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宏源证券、方正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和国元证券净利润也都位列前20。
其中,19家上市券商2013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41.22亿元,占全行业的54.79%:实现营业收入793.7亿元,占119家券商总营业收入的49.84%。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证监会IPO预披露的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和东兴证券4家券商净利润水平均在20强之列。
创新业务
成大中券商制胜法宝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新的盈利模式逐步创立,成为2013年券商业绩亮点之一。
以海通证券为例,2011年~2013年以融资融券、约定购回、期现套利等为主的创新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逐年提高,占比分别为10.6%、 16.5%和26.3%。
同时,创新业务也为券商发展带来动力。不少券商在融资融券业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投资顾问业务等创新业务领域继续开拓,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山西证券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公司融资融券余额达到15.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9.24%。融资融券业务全年实现利息收入6418.56万元。
“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股票质押式回购等类贷款创新业务不仅改变了券商传统单一的业务格局,也为券商提供了新利润来源。”深圳某中型券商高管称,尤其资本充足的大中型券商去年大力开展创新业务后,更是尝到了甜头。
以招商证券为例,2014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235%,主要原因是融资融券规模和股权质押业务规模大幅提升。
这一创新红利已惠及更多券商,中信、广发、光大证券等都是这类业务的受益者。
券商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上也取得了较大突破。如国金证券与腾讯联姻,华泰证券与网易缔结同盟,方正证券与顺网科技拟搭建网络信贷(P2P)平台。
此外,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几大券商牵头,共同发起设立“证券版银联”;齐鲁、长江等中型券商尝试在知名电商开设电子商城;更有中信、华创、平安、长城以及国泰君安等券商提前获批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
某区域性券商电商业务人士指出,去年各券商均根据自身资本金水平选择触网模式。虽然券商短时间内暂不能从互联网金融中赚取规模利润,但随着互联网业务模式的不断成熟,这一局面必将改变。
加码产业整合
更多大而强券商诞生
2013年,大券商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高举收购兼并大旗加码产业整合,试图通过“1+1>2”的效应增强综合实力排名,与其他券商快速拉开距离。
事实上,近3年来行业排名靠前的券商整体规模还不够大,营业规模差距尚未拉开。
从营收排名前10券商数据来看,2011年至2013年,占全年券业总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9.27%、51.72%、52.06%。
从券商前50名数据来看,波动也非常小。2012年前50券商的营收总和为1301亿元,全年114家券商总营收为1525亿元,占比为85%;而2013年前50名券商营收总和1629.9亿元,占比为85.39%。
但是,随着这些证券公司收购兼并的完成,无论是营收或是净利均将迈上一大步。以宏源证券和申银万国两大券商的兼并为例,两者合并完成后,将顺利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数据显示,2013年,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营业收入分别为59.73亿元、41.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2.27亿元。
此外,方正证券作为一家中小型上市券商,无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在行业排名优势均不明显,但与民族证券合并之后,却实现了全面提升,两券商合并后,营收和净利将位于行业第11位,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市场排名将位于15名左右。
券商合并重组易于扩大市场版图,双方积累的品牌优势、网络渠道和优秀人才资源等无形资产将为后续业务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同时在资本规模、各项业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将快速提高,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券商业加速洗牌是历史必然,从而推动行业进步。统计发现,近年来虽然券商内部暗潮涌动,倒闭、托管和收购兼并时有发生,但从根本来看,券商之间还没有拉开差距。记者 张欣然
资本金受限:中小券商难撑业绩
“近五成净利润空间被19家上市券商分食,如果我们再不改变现有传统的单一业务模式,未来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会被愈发激烈的竞争所吞噬。”深圳某中小型券商老总感叹道,当前中小券商正被资金实力不足、市场知名度低、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困扰。
62家券商
净利润在均值之下
据中证协公布数据统计,115家券商全年实现净利润440.21亿元,扣除19家上市券商241.22亿元净利润,剩余96家券商平均净利仅2.03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有62家券商净利不足2亿元。这也意味着这62家券商盈利能力在均值之下,而这其中主要以中小券商为主。
不仅如此,11家券商2013年业绩出现亏损。即便是刚过盈亏平衡点的万和证券、开源证券、诚浩证券、华英证券等9家券商,全年盈利均不足千万元。
川财证券、一创摩根、英大证券等中小券商却在2013年业绩表现极为突出,净利润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川财证券2013年净利润3669.49万元,较2012年增长近280倍;其次是一创摩根净利同比增长2332.02%;排名第三的是英大证券,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992.56%;而华创证券、五矿证券、天风证券等券商净利润增幅也十分抢眼。
“中小券商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差、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深圳某上市券商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员称,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市场知名度低、竞争力不强,导致众多中小型券商仅能分食极小部分市场份额。
营收增减幅度方面,中小券商的两极分化更为明显。数据显示,有15家券商2013年营收同比负增长,其中衰退程度最大的是海际大和证券,营业收入衰减了67.64%;其次是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因政策性原因,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2%;日信证券营收下滑15.9%。此外华泰联合、平安证券、广州证券、中天证券营收均出现了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11家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70%,且均为中小券商。包括东方花旗、中邮证券、川财证券、天风证券、民族证券、恒泰证券、五矿证券等。
亏损券商
过度依赖传统业务
有行业分析人士称,中小型地方券商本身资金实力有限,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与大券商也有一定差距,将有限的资金分散到所有业务上,甚至谋求到全国主要城市全面开展业务,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发展战略,必然导致公司整体效益的下降。
事实上,在大中型券商享受着创新业务所带来的红利时,不少中小型券商仍在经纪业务等传统业务中苦苦挣扎。
“过度依赖经纪业务等传统业务收入,是这些中小券商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分析师指出,以目前开展的部分创新业务为例,多数项目均与净资本挂钩,而小券商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在此情况下,小型券商基本抢不到开展创新业务的门票。
而对于传统的经纪业务、资管业务、投行业务等,有不少小型券商都是近两年才集中拿到牌照,在已趋向饱和的竞争中疲于应对。 以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为例,2013年,有23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0%。其中,万和证券、厦门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占比超过80%,恒泰长财证券、众成证券、大同证券、华安证券等7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占比在70%以上。过于依赖经纪业务已成为中小券商的积弊。
合资券商 再陷亏损窘境
高达九成证券公司实现盈利,这是115家券商交出的2013年业绩答卷。而亏损的11家券商中,合资券商出现频率颇高。其中,东方花旗、海际大和、中德证券和摩根士丹利华鑫4家券商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业务格局单一成为合资券商去年亏损的重要原因。虽然亏损,但是东方花旗营收增幅颇多,同比增长228.43%。
业务单一之痛
数据显示,11家亏损券商中,合资券商多达4家。其中,东方花旗亏损7519.86万元,海际大和亏损4587.43万元、中德证券亏损3824.69万元、摩根士丹利华鑫亏损711万元,即使是顺利跨过盈亏平衡线的华英证券和瑞信方正,盈利不足千万元,情况并不乐观。
“去年首次公开发行(IPO)暂缓,手握IPO项目发不出来,而承销定向增发和债券发行项目的吸金能力又相对有限。”一位合资券商人士道出了行业多数人的心声,目前除了瑞银、中金等少数几家合资券商拥有全牌照外,大部分合资券商都无奈面对“靠天吃饭”的窘境,去年IPO业务的停滞让多数投行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与本土投行相比,一是外方股东代理成本太高;二是合资券商外方股东对国内市场不熟悉,同时严格的风控及对大项目的偏好,让他们在项目储备和承揽上并不具备优势;三是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行对国内合资券商的投入相对下降,间接拉低了合资券商的业绩表现。”一位不愿具名的合资券商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外,长期处于磨合期的中外股东在管理文化和运营机制的差异,也会对投行运营带来难以规避的影响。
与合资券商受累于投行大环境不济类似的是,亏损队伍中的另外一类则是仅以某类业务为主的业务单一型券商,包括日信证券、航天证券、众成证券、厦门证券、天源证券等,境遇与合资券商类似。
多位业内人士称,业务收入单一是上述券商亏损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资产规模、净资本有限,未能及时开展创新业务,使得发展道路越走越窄。
不乏异军突起者
“虽然有不少业内人士将亏损归结于合资券商单一牌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他合资券商摆脱了亏损窘境,实现了正收益,如高盛高华、一创摩根。”上述合资券商人士说。
除中金公司和瑞银证券这两家老牌合资券商,其余合资券商基本都属于中小券商行列。由于他们的牌照不齐全,业务较为单一,在业务创新方面也最受限制。
营收增幅最多的东方花旗证券,去年营收为1.92亿元,同比增长228.43%;证券承销业务收入为1.7亿元,同比增长280%。东方花旗证券去年主承销10单项目,包括2单非公开增发、6单债券项目,募资额总计69.5亿元。 数据显示,在中小合资券商中,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2013年承销项目最多,主承销20单项目,这个数额在全部115家券商的募资额排名中,位列第20位;其次是瑞信方正去年承销项目15单;一创摩根和中德证券均承销13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