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道路 “科融通”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2013-08-12 08:08    来源:金融投资报

    “不断丰富完善交易品种,形成体现川藏优势和特色的产品体系。”这是西南联交所一直坚持的发展思路。在“推进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针对“重技术、轻资产”类型的技术交易类客户,西南联交所携手中信银行创新推出了名为“科融通”的新型金融产品,该产品以强烈的针对性和无实物担保的简便手续,配合联交所的一条龙服务,为技术交易类企业的融资问题探出一条新路。

    创新:避开实物担保降低成本

    借用一句老话,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贡献了60%的国民经济增长、50%的税收和80%以上城镇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却不得不为匹配的资金而发愁。

    要获得银行贷款,传统融资思路是利用实物资产进行抵押,或者是寻找第三方公司对贷款进行风险担保。从小微企业的立场出发,固定资产有限无法进行实物抵押,而担保公司的介入又把融资成本再提高三个点,并非最佳选择。

    西南联交所“科融通”产品的最大特色就是提供非实物的应收账款质押方式,让技术交易类企业可以直接凭借自身业务优势获得银行授信,降低融资成本,同时配合联交所的一条龙服务,突破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西南联交所技术交易部总经理任凌表示:“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以往是通过担保公司将潜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进行转移。找到第三方来分散风险,无形中也抬高了融资成本,对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为主的小微企业来说融资是非常困难的。对于目前不能以实物作抵押、但在未来一定期限之内有还款能力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任凌告诉记者,在联交所的努力下,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对西南联交所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进行整体授信,整体授信规模为1.5亿,资金专项用于有融资需求且符合银行授信标准的西南联交所技术交易客户。这也是表明了联交所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的这款融资产品对象是针对西南联交所技术交易客户,银行将根据这类客户的历史技术合同签订及履约情况、已形成的实际应收账款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经营财务状况,制定并审批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其实,能够成功避免传统的实物资产担保方式,除了有西南联交所“技术交易平台”的整体授信,技术交易客户可利用合同交易中产生的应收账款作为授信的质押保证。要用未来的收入为此刻的贷款作保,企业在联交所留存的交易记录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值:已有客户的细化延伸

    科技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类型,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金支持,吸引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关注。可是,科技类企业数量庞大,鱼龙混杂,如何从中甄别出优质客户,对银行来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联交所而言,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已经积累了多项有益数据,这一丰富的资源恰好是银行的数据短板。技术交易平台获得整体授信,究其实质,也是银行利用联交所的客户资源优势,能在第一时间内接触到优质客户并快速地开展业务联动。如此一来,银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挖掘潜在的目标客户。而联交所也在这一过程中延伸服务,向已有客户提供了更全面的增值服务。

    事实上,方便企业融资贷款只是“科融通”的一项功能,对于在联交所技术交易平台实际交易的企业来说,技术合同认定,首先能够带来的是企业在政策范围内的税收优惠。紧随其后的贷款优势,既是联交所的业内首创,也是其技术交易客户独享的服务增值。

    “联交所每年的技术合同认定金额高达10亿,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相关业务认定与转让的企业上百家,但并不是所有的交易企业都有融资需求。说到底,“科融通”这一产品,是在符合联交所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的精准创新与服务细化延伸。”任凌表示,从2月份联交所初步提出这一概念,到5月末正式和银行确认合作,获得整体授信,联交所只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向目标企业宣传推广,但却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曝光堪称业内首创的融资服务模式,任凌却并不担心。“科融通产品的设计说不上复杂,曝光之后可能也会面临一些形式的复制,但我们并不担心。业务的核心在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光有业务的概念,但缺乏客户关系作支撑,归根到底也只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空壳而已。”

    据悉,目前已经有企业和中信银行展开密切洽谈,任凌表示,第一枚贷款硕果,有望在今年内问世。

    原标题:服务中小微企业 “科融通”探出融资新道路

    (王雪姣)

责编:赵婉铮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