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赴港买保险踊跃 间接投全球基金
内地赴港购买保险的人数和金额近几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除了投资普通的传统家庭保障保险以外,投连险逐渐受到青睐,因其可间接投资全球基金,拓宽了海外投资渠道。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投资市场和海外投资市场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内地资金纷纷寻觅出海渠道。
有数据显示,近3年来,赴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人数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统计数据,香港保险公司向内地访客销售的新保单在2010、2011及2012年的保费收入分别为44亿港元、63亿港元及99亿港元,3年内保费收入上涨超过一倍,年均增幅逾30%。
而2012年内地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同比仅增长8%,这是内地保险业务增长速度首次降至个位数,与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明显反差。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保额来看,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90%投于传统的家庭保障保险;10%转向投联险相关产品,而购买投连险的主要客户是内地的高净值人群;就地区分布而言,广东、福建人来港投保数目占比较多,北京、上海、浙江等城市也有人参与。
高净值人群
青睐投连险
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介绍,内地访客在香港购买的保单中,以人寿、年金及投资相连寿险保单为主。在实际投保过程中,香港保险公司会为内地的高净值客户着身制定方案,投保大额、巨额保单不仅仅是当作保险来使用,更多将其作为财富规划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财产保护、财富传承和避税的功能。
据业内人士透露,以人寿险为例,它的一个优势是债务免疫,保险收益归受益人,离开了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就不会算做个人资产;而赔付也归受益人,不会归到遗产里面。
“在福建泉州、漳州等地,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家自由可支配资产从几千万到上亿元不等,他们往往会先选择用一部分现金投资几个险种。”负责专门引荐客户到香港签单的游先生说,“如果赴港购买保险效果不错,进一步使用其他香港市场的金融工具,为自身项目融资、跨境的银行服务,内保外贷等多种手段都会逐渐开展起来,通过港府认可的十几种投联险产品可以移民到香港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有不少内地企业高管在香港购买投连险,月供30万~50万港币不等,可间接购买全球基金。过去几年,投资新兴市场的债券收益较国内同类品种高。
据香港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康宏理财的内部人士介绍,内地客户购买投连险,相当于开设一个个人投资账户,在给定的全球基金范围内可以自由投选,涵盖了世界所有重要的细分市场,且换仓不收取手续费,投资自由度可极大提升。
“以新兴市场为例,拉丁美洲基金、东欧基金、大东盟基金,韩国、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基金,过去十年的复合收益高达20%。”前述人士说,“客户往往根据自身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国内的投连险投资受限,自主可控性降低。”
大额寿险连接信贷
亦受欢迎
另据了解,一些高净值客户对香港的大额寿险连接银行信贷的模式也颇感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假设客户购买1000万美元的保险,需要一次过付300万美元保费,客户不愿意出这么多现金,通过香港的银行信贷可以做到贷款250万美元,实际仅需支付50万美元,以后也不用考虑还本,只要按期还付利息即可,而利率水平仅有1.5%~1.7%,所付利息不到5万美元(每年),同期保险公司的配息达到4%左右,相当于利息由保险公司支付且有剩余。
在这种大额寿险连接银行信贷的模式中,往往自保单签订开始,保险公司和相应的合作银行就会对客户做出整体的信用评估,如果银行同意给予客户支持,就会将保单质押在银行。对银行来说,主要风险点在于保险公司破产。对客户和保险公司来说,银行如果发生破产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问题,保单的存续还继续有效。
更倾向于选择外资品牌
由于对香港市场不熟悉,赴港购买保险的高净值客户,往往更倾向于和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律师或者推荐人一同前往香港谈合约;品牌方面更倾向于法国安盛、美国友邦、英国保诚、富通保险等大型保险机构。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表示,一般而言,不论是否香港居民,如保单在香港妥善签署及完成相关程序,保险公司及投保人双方均须履行保单的条款。假如有关保单的条文列明管辖法律属香港法律,则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均受香港法律的保障和规范,有任何纠纷亦可向香港法院寻求判决。
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会计及财务高级讲师李兆波表示,中国内地的中产阶层人士越来越多,相关的保险产品供给却跟不上,尤其是和投资相关联的保险。
“香港能够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内地人赴港动辄购买几百万的保险产品,说明香港的保险产品非常具有吸引力。”李兆波认为,这和更多的内地游客为了安全而赴港购买奶粉、食品等是同一个道理。“内地的保险市场刚刚起步,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发展多元性和安全性。”李兆波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