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入市提速
2.1万亿住房公积金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继保险金和养老金之后,住房公积金或将成为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2月26日,证监会放出消息称,住房公积金入市相关研究工作已经顺利启动,并将配合有关部门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下称“条例”),以破除住房公积金入市的制度障碍。
据悉,曾经被要求在2012年6月前完成“条例”修订的草案,被延迟到2013年年底之前,并上报国务院法制办。
监管部门关于住房公积金入市的最新表态,在给市场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引发了公积金进入股市是否安全的争议。
此外,公积金本身是具有私人财产性质的资金。如果公积金入市,就必须征得缴存人的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公积金入市是否可行?是否侵害了公民的个体利益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公积金的保值增值迫在眉睫,但是否要现在进入股票市场仍需研究,此外还存在不少制度上的障碍。
仍存争议
自1991年上海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累积滚存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余额达2.1万亿元。
“数额如此庞大的一笔资金,亟须有效运作来进行保值增值。”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受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较低,投资渠道狭窄,只能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这显然不利于其保值增值。因此住房公积金入市对市场、对投资者,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具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对有关条例进行修订,早就被提上日程。去年10月,郭树清曾公开表示,对住房公积金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既确有必要,又非常可行。
“目前,住房公积金增值很慢,主要是银行存款的形式,没有任何市场化的投资渠道。总的来说,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养老金、住房公积金自身需要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市场需要资金来促进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如是说。
吴晓求认为,住房公积金入市,是保值的重要途径,主要的障碍在于,需要对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住房公积金入市要建立在市场化的管理体制之下。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委托谁来管理,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市场化的竞聘体制,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和考评标准,以及由谁监管,怎样监管。相对而言,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承担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对基金管理机构有一定的要求。
研究并推动住房公积金入市,是大势所趋,令人担忧的依旧是一旦入市能否真正做到增值保值?如何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住房公积金投资应确定适当的风险、收益目标,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追求适当的投资回报。这并没有太多国际惯例可循,国外只有新加坡等少数国家有住房公积金制度。但国外社保基金、退休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的机制已非常成熟,这些长期资金与我国的住房公积金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委托有资质的管理机构进行资金的投资管理。”赵锡军说。
加强监管
在住房公积金入市的消息传出前,同样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养老金入市早已先行一步。
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据了解,这些资金更多投入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只有20%会投入到股市中。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