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双向扩展 郭树清力推机构大开放
2013年刚开始,机构就有望收到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红包”。
继央行报告之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3新年伊始的两次亮相,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期待已久的QFII与QDII再度扩容与升级的预期。
如果将视线放得更远一些,除了QFII、QDII的升级之外,境内机构到境外募集人民币基金、合资机构的发展扩大以及公募牌照的大开放,都在预示着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资产管理大机构时代到来。
QFII大扩容
原有QFII和QDII框架下的扩容在2011年底开始明显提速。
一位在2012年中首次获批额度的QFII机构人士对记者指出,其所在机构其实早在2010年便开始布局申请QFII,但此前进程一直较为缓慢,但是从2011年底感觉整体审批进程明显加快。
而在提速后,从获得证监会确认授予资格,到基本完成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中国政府好像想要通过更多的审批,这也意味着其想要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市场,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不仅仅单家QFII感受到了这种提速,从整体数据来看,根据外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外管局在2012年共计批准了158.03亿美元的QFII额度,而此前从2003年起至2011年的合共审批QFII额度也仅为216.4亿美元,2012年的扩容速度已接近过去9年的70%。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扩容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扩大,细分来看,其从后续额度审批效率、单个机构上限以及机构范围都有了新的突破。
首先是后续额度的审批效率,前述QFII人士就对记者指出,其希望能够继续申请额度,但从此前的经验看来,这种审批效率不高。但从2012年的实际进展来看,这已经有了突破,此前多家QFII的后续额度申请时间间隔均接近2年以上,而在2012年,后续额度最短申请间隔时间仅为6个月,这无疑为QFII灵活选择进场时间创造了便利。
而此前本报报道过的单家机构额度上限突破,也在2012年12月得到了外管局的正式发布,外管局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作出修改。其中,主权基金、央行及货币当局等机构的投资额度上限可超过等值10亿美元,但其他QFII仍受此上限(10亿美元)约束。
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在9月交易所牵头的环球路演中,在中东,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就希望能够突破10亿美元的上限,而卡塔尔投资局则显得更加“热情”,他们希望申请的额度是50亿美元。
而目前,已有6家QFII的累计批准投资额度达到了10亿美元,它们分别是新加坡政府投资、淡马锡富敦投资、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卡塔尔控股、挪威中央银行。据了解,这些QFII此前提出的额度申请均超过10亿美元。
而在2012年9月初步透露出单家QFII额度有望提高,到12月底正式宣布,仅用了3个月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的QFII框架而言,还将有众多制度方面的突破,其中值得期待的或是QFII税收确认政策的出台,据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证监会已与国税总局进行了多次交流,最近进展比较快速,有望在不久将来确定。
QFII的扩容,不仅仅是给A股带来进场资金,也给国内机构带来了机会。据记者从基金公司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例如养老金、主权基金等机构,他们有很强的筛选投资管理人的团队,会选择境内机构全权委托管理,产品类似于专户;而一些海外基金公司在海外募集资金后,聘任境内机构充当顾问提供投资建议,最终投资由本身的亚洲或中国团队进行投资。而一个新动向是,有国内公募基金公司近期发现,QFII客户对全权委托的需求更大。
这意味着,未来国内机构有望在QFII扩容的大局下,分享更多的蛋糕。
QFII之外,RQFII的突破也为国内机构带来了新的国际化突破口。外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RQFII的总额度已经达到了670亿元人民币,而RQFII的热销还在香港延续。这也使得各家基金对于RQFII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
以华夏基金为例,其在1月份又再度获批8亿元人民币额度。此前华夏基金的副总经理接受本报采访时就指出,RQFII 业务对华夏基金国际化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是近期华夏基金国际化业务的主要突破口。
而据其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1日止,华夏基金(香港)获批RQFII规模共计142亿元人民币,实际管理规模超过144亿元人民币,加上其他产品,华夏基金(香港)的管理及顾问总规模已超过210亿元人民币。
而可以对比的数据是,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华夏基金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为2966.15亿元人民币,可见香港业务已经成为基金公司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基金公司的RQFII产品线还将有所拓展,目前以债券型基金和ETF为主的产品线还将扩大。以华夏基金为例,其未来的RQFII产品线将涉及指数类投资产品、主动型股票投资产品、固定收益投资产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机构在争夺RQFII的新蛋糕同时,随着监管层的放开,这部分市场或迎来新的竞争者。
据了解,证监会将协商人民银行、外管局修改RQFII法规,允许更多香港金融机构,包括中资银行、保险公司在港分支机构申请RQFII,扩大参与机构范围。
开放升级
无论是QFII还是RQFII的扩容,仍只是旧有框架下的延续,市场真正期待的是升级版本的出现,即QFII2与QDII2,他们都将直接对接个人投资者。
有消息指出,QDII2和RQFII2试点可能年内就会启动,其中QDII2将会先行,深圳、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有望成首批QDII2试点城市。
“QDII2相当于港股直通车。”一位深圳基金公司的国际部投资总监指出。
其中,就QDII2而言,市场忧虑其会直接冲击目前国内机构的QDII市场份额但基金公司似乎未有过多担忧,“不担心会有影响,毕竟QDII2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有一定门槛,从长远看来,对于较为陌生的海外市场而言,选择由机构操作的QDII仍是较稳妥的投资工具。”上述投资总监指出。
无论是QFII、QDII还是QFII2、QDII2,都已经是市场所熟悉的话题,而对于机构而言,未来对外开放的市场或将有更多的途径。
日前,卢森堡金融推广署就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推荐会,会上大力推荐国内机构到卢森堡发行人民币基金,而其亮出的吸引点包括税收政策的优惠、全套的基金销售服务体系。据了解,包括中国基金业协会、银行、公私募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人士都有到场参加。而未来,这或成为国内机构的一个新出口。
此外,郭树清还提出要进一步去鼓励中介的服务,更好地去服务跨境的投资。“我们鼓励更多的期货公司和财富管理机构,能够去建立一些合资的金融中介机构,现在外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49%,未来当然我们还可以再考虑让外资有更多的参与,可能未来他们可以控股50%以上。”其指出。
而据记者从期货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显示,目前已有一些有外资股东背景的期货公司,开始利用外资股东的资源,储备了一批境外大型公司客户。
机构对外开放的升级是一个层次,而在新基金法即将运行的2013年,资产管理机构本身的相互融合、公募产品竞争范围的扩大,更是必然的趋势。
2012年底,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特别会员名单,让市场有点激动,因为其中出现了众多知名阳光私募的名字,诸如重阳投资、凯石投资皆有上榜,此外,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也现身其中,比如瑞银环球、汇丰银行和富达基金等。
而这是在基金业协会颁布资产管理特别会员入会指引后的首次阳光私募与境外机构入围。
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在上述卢森堡推荐会上,基金业协会人士还呼吁引导更多境外机构加入特别会员。
证监会12月30日公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这意味着,未来还将有大批资产管理机构进入公募市场,其中,仅就券商而言,已有多家符合条件,根据证监会初步统计,有16家证券公司已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