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性债务上报超预期:地方想全部纳入预算
地方政府性债务上报超预期
“供给与需求双降”?
导读
“地方政府债最重要的评级依据是地方政府的信用,因此其债券利率‘肯定需要高于国债’。但通过减税的方式降低地方政府的发债成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见习记者 黄斌 北京报道
随着地方政府性债务上报截止日期的到来,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越发关心。
1月5日,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迎来大限,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地方融资平台“经过利益权衡,几乎所有平台公司均选择将所背负的债务‘应报尽报’。如果不纳入政府债务,这部分负债未来可能需要平台自己偿还,而43号文规定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将面临全面管束,漏报债项将成为‘烫手山芋’”。
这意味着,此次上报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将超过2013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数字。
“往高了报比较正常。只要在警戒线以内,多报债务可以从负债端推动未来地方政府债的发行规模。”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文渊称。
北京一位债券基金分析师亦表示,由于1月5日仅仅只是上报截止日,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仍有一个博弈过程,“从前几次中央财政相对强势的态度,恐怕地方政府想全部纳入预算的想法会打折扣”。
城投债影响显现尚需时日
根据《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多地城投公司为避免承担“瞒报”责任,上报两套债务数据,一组是按照国务院43号文、财政部《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方法》等文件要求梳理而来;另一组则是平台公司所认为的真实债务量,多地城投公司“这两套数据最大相差30%”。
对此,有市场人士担忧,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幅超过此前审计署的数据,可能引发存量城投债收益率上升。
周文渊称,由于目前地方债的甄别尚未明确,因此还没有传导至二级市场的存量城投债,市场上城投债的收益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城投债分化主要取决于市场流动性:市场资金不足时,城投债分化将加剧”。
亦有债券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其所在机构对存量城投债风险的判断主要基于对发债平台本身资质及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以此决定城投债的交易策略。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的最终结果出来之前,“经济好的,平台本身优质的,我们会倾向于继续持有;反之则会考虑提前卖出”。
上述债券基金分析师预计,基金公司此时可能倾向于选择观望,“高等级低风险加高收益率高安全边际的双重策略可能比较安全”。而在城投债收益率方面,则暂时看不到明显影响。
但相比二级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一级市场的城投债发行则更大。
周文渊称,2015年城投债将呈现“供给和需求双降”的局面,“供给可能很大一部分会转到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上;而需求上,因为失去地方政府隐性担保,低风险高收益的局面不复存在”。他预计,接下来市场将会对城投债逐步进行新的风险定价,“发行规模将远不如2014年”。
自发自还债需分出等级
在城投债式微的背景下,被视为城投债重要“接盘侠”的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备受关注。
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文件,批准上海、广东、山东等10个省市进行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并发布相应办法建议,规定试点地区地方债信用评级可被划分为从AAA级至C级的三等九级。
财政部公布的信息显示,2014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为4000亿元,其中财政部代理发行额度为2908亿元,十省市自发自还额度合计1092亿元。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去年12月在公开场合表示,2015年将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试点,但未披露具体省市及发行总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10省市所有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的评级均为AAA。
“去年地方政府自发自还试点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所有债的评级都是AAA,债券利率基本都向国债利率看齐,山东的利率甚至比国债低20个BP。”债市法律专家柯荆民向记者表示。他认为,此次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扭曲了市场价格,“没有达到试点最重要的目的”。
周文渊亦表示,未来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需要分出等级”,否则“市场无法进行风险定价,影响需求”;预计“最迟明年有望看到低于AAA的地方债”。
而柯荆民亦认为,尽管目前评级机构对地方政府信用评定有赖于尚未明晰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但“百强县”,当地GDP,以及上市银行贷款情况等公开信息,可作为评定一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情况。他直言,“今年应该就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债的分化”。
此外,有市场人士表示,美国有部分州的地方政府债利率低于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债,因此不必要求“地方政府债利率一定高于国债”。
但一位曾在华尔街主要投行任职多年、目前就职于国内大型券商的交易人士告诉记者,美国确实有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债的最终利率低于国债,但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对某些市政工程等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施行减税或免税政策。
对此,柯荆民表示,地方政府债最重要的评级依据是地方政府的信用,因此其债券利率“肯定需要高于国债”。但通过减税的方式降低地方政府的发债成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