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评级乱象
中国第一家评级机构的逾20年的发展进程,也是我国评级业从小到大的一个缩影。
“金融危机后,评级业越来越受重视,中诚信走到今天,我还算比较满意,但还不是最满意,主要在于信用评级的市场环境,一些评级还是偏高。”对于目前的评级乱象,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深有感触。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扩容,作为中介机构,评级机构的生意理应更加红火。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原先是业内份额第一的中诚信,其增量的市场份额却不断下降。
记者查阅财汇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间,在企业债市场上,鹏元异军突起,市场占有率超30%,排名第一,而中诚信的份额为24%左右。
“债市不好时,我们反而是第一,现在市场好了,我们反而下降了。”毛振华无奈地告诉记者,中诚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是一家评级机构最真实的感受,事实上,这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此前,主管企业债的发改委曾明文指出,为防止以高评级招揽客户,“以价定级”等现象,将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管理,防止评级虚高。尽管监管层曾三令五申,但至今没见对违规评级的一例处罚。
事实上,一些市场参与者急功近利、不恪守职业道德等,都是外界认为造成评级乱象的原因,但在毛振华看来,其中的原因更为复杂。
毛振华认为,很多分析师的水平实际是很高,但最后给出的评级结果却不科学,就是由于多方面的压力。他表示,监管层和承销商,都要求达到一定的评级才能发债,无形中为评级造成了一定的门槛,对评级机构的外部压力很大。
“评级机构赚取的利润最少,是最不愿意给高级别的。”他表示,杜绝评级业的乱象,不是评级机构一家的能够改变的,评级乱象的治理,还是需要监管层和投资者等各方面的努力,来改变目前的市场环境。
除此之外,对于打破评级乱象,监管层也在做出新的尝试,比如建立中债资信投资人付费的新型评级机构,加大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
此外,完善评级业的监管,也颇为重要。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评级监管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开展和完善,要求在方法论和评级程序方面提供充分的透明度;要有详细的历史记录,使公众和市场参与者能考核评级机构评级效果的优劣等。
毫无疑问,只有打破了评级乱象,评级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必然,或许正是评级业走向壮大前必须上的一堂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