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多深度不足 今年中国债市规模突破30万亿
【现状篇】
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市场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全球债券存量规模为92.05万亿美元,中国债券存量规模3.43万亿美元,占比为3.73%。
数据显示,中国债券市场占全球债券市场的份额已由2002年底的0.84%上升至2012年3月底的3.73%,在全球市场已开始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相比美、日、法、德、英、意等国,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尚不具绝对优势。
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1%
中国债券市场增速快于全球,不过,近年增速随全球也有所下降。Wind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为26.2万亿元,是2000年2.65万亿元的近10倍,2000年~2012年复合增长率达21.04%;2002年~2011年全球市场年均增速9.79%。显然,中国债券市场增速远快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发展势头迅猛。
数据还显示,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增速经历了整体下移的过程。2002年~2008年增速位于21%~32%,2009年~2012年增速下降到8%~18%区间。这与近年来全球债券市场增速下行趋势相吻合,2002年~2006年全球市场年均增速15%,而2006年~2011年全球市场年均增速降至5%。
公司类债券占比提升较快
截至2012年3月,全球债券市场产品结构中,公司债券占比10%,金融机构债券占比44%,政府债券占比46%。1994年以来,这一结构分布相对稳定,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是全球债券市场的主导。
截至2012年底,中国债券市场产品结构中,企业债、上市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可转债等公司债券合计占比约25%,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央行票据等金融机构债券占比约40%,政府债券占比35%。1994年底,中国公司债券占比不足5%,因此,近年来公司债券成为中国债市增长最快的债券品种。
截至2012年底,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公司债券占比25%,高于全球平均10%的水平;中国金融债券占比40%,略低于全球平均44%的水平;中国政府债券占比35%,低于全球平均46%的水平。因此,中国公司债券相对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发展已相对成熟,或已缺乏占比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随着中国可售国有土地减少、人口结构老龄化、公共福利支出增加,中国政府债券可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潜力篇】
中国债市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过去十几年里有显著的增长,不过,与美国、日本市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截至2012年3月底中国债券市场存量在全球市场比重不足5%。2012年底,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占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只有约50%。而2011年美国、日本债券市场存量分别占全球的35%和15%,债券存量与本国GDP的比例分别达到175%和255%。由此可见,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要达到与国家经济总量相匹配,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若基于债券存量和GDP的比值预测,假设中国GDP年增长率为7.5%~8%,则预计2013年债券存量约突破30万亿,2014年突破35万亿,2015年突破40万亿。
中国融资强度相对偏低
企业的融资手段很多,但最主要的三类融资手段为贷款、债券和股票。通过分析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情况发现,各国融资强度(贷款、债券和股票存量规模之和与GDP的比例)差异很大。据Wind数据统计,2011年底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中国的融资强度分别为744%、586%、343%、239%和230%,中国与韩国相似,而与美国、日本差距巨大。
韩、日、德、美、中等五国均以债权融资(贷款和债券)为主,股权融资(股票)为辅,而债券与贷款作为债权融资两个工具,具备合理比例关系。美日德韩四国的债券存量都能够达到贷款规模的67%,而中国比例为38%,有近30个点的提升空间。2011年底,美国贷款、债券和股票规模的比例为3:2:1,是稳定的“三角垒”平衡,而中国贷款、债券和股票规模的比例为3:1:1,债券是明显的短板。因此,如果未来中国向美国的融资结构发展,债券的提升空间最大。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年度新增融资总量,既包括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市场的直接融资,对社会总融资的归纳相对全面。2002年~2011年,中国年度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由2万亿元增长到13万亿元,十年增长近5.5倍。
其中,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持续下降,由92%下降至58%;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在1%~4%之间波动,2007年存在脉冲高峰7%;唯独企业债券占比持续稳健上升,由2%增加至11%。由此可见,中国债市发展的趋势良好。
【差距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