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融资市场可转债产品具投资价值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选择再融资方式的重要工具之一,国内上市公司通过可转债进行直接融资的历史相对较短,数量相对较少。可转债基金在国内出现的也相对滞后,直到2004年5月兴业可转债基金的成功募集才在国内开拓了这一新兴领域。2010年,随着可转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转债基金也渐入佳境。包括富国基金、华安基金、大成基金等在内的基金公司相继设立可转债基金,进一步刺激了可转债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的应用。
可转债基金兼具股性债性
可转债基金一方面利用可转债的债券特性,关注投资组合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利用可转债的股票特性,分享股市上涨产生的收益。一般来说,可转债基金要求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其中对可转债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固定收益类资产的80%。总的来说,可转债基金兼具股性和债性。长期来看,其承担的风险和收益高于普通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随着转债市场品种的不断丰富,可转债基金的选择余地也不断扩大,有利于构建更好的投资组合。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7日,普通一级债基今年以来累计上涨7.44%,是除QDII基金外涨幅最高的基金品种。可转债基金也有不俗表现,平均上涨3.91%,好于标准股票型基金3.41%的平均收益,体现了可转债攻守兼备的特性。
国内可转债具三大优势
通过一级市场认购可转债获取其上市后高于票面价值的收益,是可转债基金在一级市场的主要获利来源。数据显示,2010-2012三年间发行的所有可转债,其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到160倍,平均中签率仅为0.62%。可转债产品在一级市场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自2010年以来上市交易的21只可转债,平均首日涨幅达14.38%,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同海外可转债相比,中国的可转债具有更为优厚的条款。较低的初始转股价溢价率、灵活的向下修正条款和回售保护条款以及来自于银行或大股东的担保条款,使可转债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收益相对可观。
其次,由于中国股市较高的波动性以及国内市场对含权类产品的偏好,国内可转债的期权价值较成熟市场更高,进一步增强了可转债的吸引力。较高的期权价值直接提升了转债的综合价值,易形成高于票面价格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
再次,国内可转债的发行条件较为严苛。与非公开发行、配股等股权类融资方式相比,可转债的发行门槛更高。选择发行可转债的公司通常为规模较大、经营业绩优良、偿债能力较强的蓝筹股。
在二级市场中,影响可转债投资价值的因素相对较多,股价、股票波动率等股票因素以及无风险利率、信用利差等利率因素都是影响转债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成熟的可转债市场中,对冲基金是可转债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这些投资者往往通过买入可转债并卖空股票进行对冲交易。因此,标的股票卖空的难易程度和成本也是影响可转债品种估值的重要因素。
但是,由于在我国没有做空机制,二级市场可转债投资获利的根本在于股价上涨带动可转债价格上涨,因此标的股票的基本面(发行人的转股意愿、行业前景、公司竞争力优势、公司盈利能力及未来成长性等)是决定可转债投资价值的最主要因素。当标的股票上涨时,可转债内含的期权使其可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因此,个券背后正股基本面的分析对于基金二级市场配置和最终受益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弱市的市场环境下,可转债的正股价格估值相对较低,在上升通道中,潜在股价上行带来的回报是可转债二级市场获利的重要途径。股价潜在上行将给可转债带来更多的转股机会,从而进一步加强可转债基金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可转债产品是当前较好选择
历史经验显示,在股市从熊市向牛市开始转变的时点发行的可转债,对投资者较为有利。处于估值洼地的股票锁定的初始转股价格往往较低,未来转债成长空间相对较大。在企稳回升阶段的股市,股价的反弹空间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获利机会,有利于未来以较低价格进行转股。
比如,2000年3月发行的鞍钢转债,由于当时发行窗口处于股价从低点反弹的初期阶段,其初始转股价格较低,之后伴随股价的上涨,大部分投资者都迅速完成了转股。在鞍钢转债进入转股期的最初11天内,其转股比例就高达近70%;进入转股期约半年后,鞍钢转债转股完毕。
2012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环境较为波动,整体点位和股价水平偏低,可转债产品的债权部分有固定收益产品性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对机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可转债产品更加着眼于股价未来上涨的潜力,在目前多数机构投资者看好明年的情况下,嵌入看涨期权的可转债产品将会更加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欢迎。A股可转债市场也将会随着民生银行(600016)(600016,股吧)、中国石化(600028)(600028,股吧)等高质量可转债项目的相继放行而注入新的活力,可转债基金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可转债作为攻守兼备再融资产品,拥有不俗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市场对可转债发行人的资质条件要求较高,选择发行可转债的多为大盘蓝筹上市公司,而国外可转债产品则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公司广泛采用。投资者正在呼吁监管层从当前市场现状出发,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各上市公司增加对可转债产品的供应。 (富国基金总经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