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商协会秘书长:为债市违约常态化做好准备
从山东海龙,到江西赛维,再到新中基,中国债券市场今年爆发了多起信用事件。
在此背景下,作为信用债市场最重要的主管机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昨日再度警示债市违约风险,并建议市场各方要为违约事件常态化做好准备。
“期待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能够摸索出一套政府监管与市场作用之间的边界。”时文朝在18日举行的“金融街论坛”上指出,唯有如此,在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债券市场一定会持续健康发展。
未雨绸缪违约常态化
“要加快市场各类规则、各种处置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市场各参与方风险的教育,要为违约事件常态化做好准备。”时文朝表示,在债券市场发展前期,需要监管当局给予一定呵护;然而,这种呵护不能够长期化,一定要交给市场自身去处理。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不断扩容,越来越多中低评级发行人参与进来。时文朝说,按照市场经济的本质,信用产品出现违约事件是必然的;特别是在经济下降的阶段,违约事件不可避免。
“未来违约事件将成为常态。”时文朝表示,“多少年以来我们没有出现过一件违约的案例,其实这是不正常的。”
尽管如此,时文朝提道,“山东海龙事件,以及前不久的赛维事件,因为各种关系,市场各参与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博弈,最终没让违约成为现实。”
“所谓的博弈,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违约后果恐是不能承受之重。”某评级机构高管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旦某只债券率先违约,将引发轰动,投资者很可能“用脚投票”,短期内将增加当地企业发债成本,这是急需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地方政府不愿看到的。
债市将越来越私募化
时文朝昨日并称,在一个中期的范围内,中国的债券市场还会呈现高速的成长。“今后5年,债券市场的增长速度仍然会比较高,特别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能高于整个资本市场的成长率。”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公司信用债券市场世界排名第三(659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32613亿美元)、日本(9441亿美元)。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亟须风险对冲机制的建立。时文朝强调,目前信用债市场规模达到6万多亿,这些产品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未来金融衍生产品将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时文朝提到,近年来,监管当局对债券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从央行、证监会、发改委的监管实践来看,去行政化、放松管制、大面积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成为显著趋势。
在时文朝看来,未来债券市场将越来越私募化。在不远的将来,一旦建立起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所有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的产品都属于私募化,整个银行间市场都可以说是一个大私募市场。
“我们推出非公开定向发行制度以后,私募产品发展非常快,比公募的产品增长的速度快,这预示着今后债券产品可能是私募化趋势。”时文朝说。
去年4月底,交易商协会推出了私募发行的定向工具(PPN),该产品迅速崛起为信用债主要品种之一。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定向工具累计发行量逾4000亿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