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零发行后 集合债券首单花落芜湖中小企业

2012-07-12 09: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交易商协会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下称“集合票据”)迅速发展、证监会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如火如荼之际,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下称“集合债券”)已经连续14个月零发行。

  在管理层持续呼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为了打破这一尴尬,《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发改委已经取消对集合债券募投项目的有关要求,允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以加快审核进度。除此之外,发改委还向集合债券打开了“绿色通道”,采取随到随审的方式,无需像企业债项目一样排队。

  记者还了解到,发改委的相关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效,近日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已经获批,由芜湖市安得物流等7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联合发行,总规模4.1亿元,为该省首个获准发行的集合债券。

  连续14月零发行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诞生于2007年11月,是将若干家中小企业各自发行的债券集合在一起,采取“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模式,是我国最早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迄今为止,集合债券总共发行了8只,包括“07深中小债”、“07中关村债”、“09连中小债”、“10武中小债”、“10中关村债”、“11豫中小债”、“11常州中小债”、“11蓉中小债”。在此之前,发改委对包括集合债券在内的企业债募集资金用途要求严格,规定必须要有对应的投资项目。

  然而,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2009年11月问世后,集合债券很快落在了后头,当年集合票据发行量达到4只,同期集合债券存量仅为3只。

  从2010年开始,在集合债券与集合票据的这场较量中,双方差距越来越大。据本报记者统计,2010年集合债券发行量为2只,同期集合票据发行量为19只;2011年集合债券发行3只,同期集合票据发行17只。今年上半年,集合债券发行量为零,同期集合票据发行16只,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从月份来看,自2011年4月成都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以来,再也没有新的集合债券面世,出现了长达14个月的发行真空。

  与此同时,集合债券信用风险已经开始显现。今年1月4日,“10中关村债”发行人之一的北京地杰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恶化,自主偿债能力较低,已向债券担保人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申请,请其履行担保责任,确保本金及利息按时全额兑付。这是中国债市发生的首例担保代偿事件,即由担保机构为企业违约兜底。

  取消募投项目要求

  “集合票据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交易商协会采用注册发行制度,较发改委的审核制度周期更短,效率更高,客观上有利于集合票据的快速增长。”某券商债券承销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从地方发改委获得的材料显示,目前,国家发改委为了加快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审核发行,取消了对集合债券募投项目的有关要求,募集资金可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同时对集合债券审核实行“绿色通道”政策,随到随审。

  实际上,芜湖市的这期集合债券就没有设置具体投资项目,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企业营运资金,这在集合债券历史上尚属首次。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加快集合债券审核进度,力推集合债券发行,除了集合票据的冲击,与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闪电开闸不无关联。

  一位固定收益人士指出:“实际上,集合债券也好,集合票据也好,对承销商来讲,都很难挣到钱,没有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承销商没有太大动力去做。”

  “央行和交易商协会对集合票据的推动力度非常之大,同时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参与度比较高。”上述负责人还称,“集合债券由券商承销,集合票据则由商业银行承销,但最了解中小企业的还是银行,而且双方之间往往已经建立了业务联系,操作起来相对容易,这种优势是券商无法比拟的。”

  今年1月,在原有的集合票据的框架之上,交易商协会推出了“升级版”的“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角色,尤其是通过地方财政设立发展基金以缓释风险,并组织地方担保公司落实反担保。(董云峰)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