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企或可发“熊猫债”
信息时报讯 2005年,央行批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在全国央行间市场分别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首批核准的30亿债券被命名为“熊猫债”(指外国金融机构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向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开放。如今,国内债券市场或将进一步放宽到非金融外资公司,昨日市场消息称,证监会和上交所正在研究允许外国公司在上交所发行债券的计划。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非金融外资公司历史上首次可在国内交易所发债融资。
债券市场逐渐对外开放
据统计,至2011年底,我国债券市场余额达到了21.33万亿元,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统计,规模已跃居世界第四,稳居亚洲首位。
自2005年发行“熊猫债”之后,债券市场逐渐对外资银行放开。2010年8月16日,央行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试点,试点期间获准机构均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据记者粗略统计,仅在2011年,央行就在3月、8月和10月先后批准了共17家外资银行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而在此前已经有工银亚洲、恒生银行等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即使如此,此前“熊猫债”的开闸对象也均是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其他外国企业只能通过旗下中国境内法人公司在国内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而不能进入国内交易所市场。因此,如果此次消息属实,这将是非金融外资公司历史上首次可在国内交易所发债融资。
市场担心违约处理成本
需要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容,央行曾多次表示要坚持债券市场的对外开发。今年2月15日,央行发布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3月21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又在央行网站撰文表示,十二”期间,央行将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一方面将推动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扩大境内发债的境外主体范围。另一方面也将根据市场主体意愿,允许更多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
因此,记者联系的多位市场人士对此消息也并不感到惊讶。“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两年前就曾表示正积极研究境外机构、特别是上市企业来上交所发行人民币债券,但他当时并没有明确境外企业发行境内债券、股票的先后开放次序。”有消息人士称,监管层早就已经在着手研究外国公司在国内发债事宜,只是目前尚未有相关政策推出的时间表。
债券市场一旦对非金融外资公司开放,对国内市场将造成何种影响?在分析人士看来,主要风险在于违约上。因为国内债券市场有政府托底,从未出现实质性违约。即使是对于ST海龙如此糟糕的经营情况,10亿元亏损、80亿债务、30亿对外担保,4亿垃圾债却仍在今年4月如期兑付。因此市场担心的是,万一届时出现国外企业破产的情况,信用风险处理的成本将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酝酿数月后,中国版“垃圾债”也已是箭在弦上,名称也从“高收益债”到“双非债”,最终定格“中小企业私募债”。对于中国首批“垃圾债”,目前券商热情高涨,据媒体报道,首批私募债券“最快5月,最晚6月份肯定会出炉”。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