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定半年末资金面,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27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2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天净回笼1500亿元。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维持隔夜宽松而跨季供给不足的局面,非银跨季资金融入价格较高,整体资金面依旧平稳。业内专家表示,季末财政支出规模可观,流动性总量有保障,跨季资金略显紧张,但资金面大势已定,实现平稳跨季概率大。另外,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进一步打消了市场顾虑。
对于季度末资金面,中金固收团队报告也认为,考虑到此次定向降准属总量和结构性引导,季度末资金面会维持宽松,7天回购利率下行空间不大,但定向降准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流动性溢价,从而引导3个月存单利率回落,估计3个月存单利率降至3.5%-4%区间内。其他期限尤其是短端收益率也会跟随下降,收益率曲线有望继续陡峭化。
央行26日重启公开市场操作,释放了呵护市场资金面的信号。央行表示,随着季末财政支出加大,可对冲逆回购到期影响,并进一步推高流动性总量。
展望下半年,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流动性措辞由“合理稳定”微调至“合理充裕”,但整体而言,央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未来货币政策在推进去杠杆时,也会更加注重力度和节奏,更好把控宏观流动性平衡。
报告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平稳,租赁住房市场发展加快,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但同时,也存在有待解决和完善的一些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24日表示,自今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
央行24日宣布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为此,央行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稳定,未来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央行14日进行700亿元7天、500亿元14天、3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2.85%,均与上次持平,未跟随美联储“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6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
记者1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即日起,将在江苏省泰州市和浙江省台州市开展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的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的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调整为备案制。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在上周五宣布适当扩大MLF担保品范围的基础上,央行6日开展MLF操作4630亿元,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无逆回购操作。
今年以来,央行严厉打击支付乱象,规范市场秩序。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跨境支付业务、未按规定审核接入商户背景、未按规定审核客户身份信息、超交易限额办理跨境支付、未按规定采集业务订单信息以及未按规定报送异常情况报告等涉嫌违规问题遭到央行重罚。
6月1日央行宣布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以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并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
5月最后一天,央行继续“放水”支持资金面。为对冲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央行周四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自博鳌论坛宣布大幅放宽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市场准入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明确了下一步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措施接连落地。
记者24日从央行官网了解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稳中有升。其中,非银支付2018年第一季度交易笔数、金额再创新高,笔数突破1000亿笔,金额突破5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00%和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