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观察 > 正文

乱象丛生 现金贷将迎强监管

2017年11月06日10: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5034

  “儿子刚20岁,半年来,背着我们用手机从网上一共借了四万块钱,现在利滚利已经七万了。要不是他实在还不起利息了,离家出走,我们还一直被蒙在鼓里。这些公司借给你钱,什么都不用审核,也不考察你有没有还款能力,只要身份证登记就能借到钱。”位于上海的王女士说,为了“少惹麻烦事”,她已经将儿子借的钱统统连本带息都还上了。

  王女士口中的“只要身份证登记就能借到钱”的借款即是“现金贷”。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由央行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新规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除了36%利率上限和禁止暴力催收外,此次监管可能还将从资金、牌照等多方面严控“现金贷”。

  “在P2P平台普遍因为盈利难而陷入经营困局的同时,现金贷业务的超强盈利能力无疑给互金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时间,所有人都找到了方向,大力发展现金贷业务。”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说。

  事实上,目前现金贷可谓乱象频发。据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介绍,目前,现金贷的乱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借款人综合成本高。除借贷利息之外,还通过手续费、管理费等隐蔽手段加收各项费用,年化费用远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约定的36%上限。此外,有些平台还规定了高额的逾期罚金,平台借款用户一旦逾期,面对高额罚款,违约风险更大。二是引发暴力催收和信息泄露。有些平台在面对逾期用户时,会采取短信、电话骚扰等手段进行催收,“裸贷”、“跳楼”等社会事件给行业带来了恶劣影响。有的平台不注重用户隐私保护,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同时,在高利率的诱惑下,一些信用欠佳或是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人群也获得了贷款,造成非理性消费。

  现金贷的发展壮大是市场的必然,但盲目发展带来的市场乱象也揭示,现金贷亟须纳入监管,阳光化运行。“现金贷出现暴力催收、借款人陷入债务危机等乱象的出现表面上是因为借款人无法承受过高的借贷利息和逾期款项,其实是现金贷业务并未完全真正覆盖到实际需要的借款人群。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把钱借给适当的人。换句话说,现金贷的用户应该是借钱解燃眉之急的中低层收入人群,而非用于过度消费或者不良用途的中低层收入群体。如何辨别用户群体,需要平台具备强有力的风控水平,在风控指标中加入是否具有稳定工作、是否有一定收入等衡量指标。”周治翰说。

  不过,周治翰也坦言,除了假借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的恶意行为,不少现金贷平台的高利息其实背后反映的是高获客成本,所以平台应该在降低获客成本方面下苦功夫,而非通过过高的借款利率去覆盖成本。

  “现金贷的火爆,意味着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线性增速,出现了脱实向虚,埋下了风险的种子。”薛洪言说,早在今年4月份,监管机构就对现金贷产品的高息和催收环节中的非法行为进行整顿;之后,全面叫停了非持牌金融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近期,各地开始严查消费贷资金流向。消费金融可能不再是监管机构互金监管的“法外施恩”之地。

  据记者了解,由于面临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的双重压力,部分现金贷公司开始选择出海东南亚,这是基于东南亚现金贷业务市场广阔,获客成本较低。比如印尼,大多数人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大量的潜在现金贷客户尚未被开发,另外当地现金贷产品稀缺,金融产品竞争力较弱,对于服务优质的现金贷产品需求较大,获客成本也更加低廉。

  当然,市场庞大的东南亚也伴随着风险隐患。“不同于中国的现金贷是建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南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方支付等方面能力不足,征信缺失、大数据统计较弱等问题会对现金贷业务的风险控制造成影响。这些都是国内现金贷公司出海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周治翰说。

文章关键词:现金贷;监管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现金贷平台面临资金“断供”困境

    日前,央行相关负责人公开称,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

  • 跨境电商迎政策红利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有利于跨境进口电商作进一步调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预期后续还会有政策跟进,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 王君晖:ICO泡沫被刺破 区块链将回归正轨

    监管的最终落地,使几个月来甚嚣尘上的首次代币发行(ICO)造富幻梦归于破灭。

  • 强化一线监管 助推期市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期货市场成交结构渐趋均衡,品种影响力不断扩大,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期货价格逐渐成为现货贸易重要参考和定价依据,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的交易中。

  • 监管重拳理财:支行行长须三年轮岗一次

    “个别基层单位内控机制和内控管理存在漏洞;个别人违反制度,违规操作,分行日常业务检查的力度和频率不够;分行对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防范和制约作用。”4月27日,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在对媒体发布的通稿中,自查和反思了此次航天桥“假理财”案件发生的原因。

  • 监管严格 70只次新股跌停成A股重灾区

    监管层对恶性炒作次新股的行为进行调查,让今年一季度还走在“春天里”的次新股板块瞬间成为“烫手山芋”,被陈姓资本大佬操控的清源股份(34.880, -3.87, -9.99%)4月17日开盘就地量“一字跌停”。

  • 监管紧盯类借壳 控股权锁定五年成闯关标配

    金刚玻璃昨日披露的反馈意见显示,监管部门对公司“修缮”后的重组方案列出12个问题,聚焦点仍是规避借壳、控制权稳定性及标的资产盈利能力等。

  • 严格互金监管 分类处置将持续加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 “蚊蝇腐败”折射监管之殇

    有道是“虾有虾路,蟹有蟹道”。这不,报道中的河南省平顶山一村会计,在代表村两委慰问一户贫困群众时,趁人不注意将200元慰问金中的100元据为己有。

  • “八小时以外”监管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近年来,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多发生于“八小时以外”,且逐年递增。很多干部,正是因为在8小时以外放松思想、沉迷享乐,逐渐步入深渊无法回头。

  • 监管真空致“黑理财”层出不穷

    今年两会前夕,上海百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生企业高层携款跑路事件,牵涉到线上线下千余名投资人。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涉案金额,但据投资人估算超过亿元。

  • 多家银行否认“认房不认贷”:未收监管部门任何通知

    即便以前有过贷款记录,只要名下无房且还清贷款,依然可以按照首套房申请贷款。一旦银行执行“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对于购房人、尤其是改善型购房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利好消息。

  • 安徽把输液纳入监管指标

    8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一份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意味着,在紧急、特殊情况下,这53种疾病可视情况采用静脉输液治疗,但应在处方或病历上予以说明。

  • 新京报:用准备金监管“余额宝”是开倒车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撰文指出,在我国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可以说是没有利息的,准备金率越高,银行的成本负担就越大,所以银行就越需要用更大的净利差去维持利润。

  • 互联网金融“裸奔” 如何穿好“监管”衣裳

    央行的举动,媒体的关注与质疑,折射出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已深入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核心,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问题也愈加凸显。由于监管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随意跨越经营边界,超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生长”,易滋生蕴藏新的金融风险。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银行头条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保险头条

中国太保荣获上海金融创新奖多个奖项

股票资讯

财经要闻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