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玻璃上市18年七度亏损 靠政府补助幸存
作为2012年《投资者报》“黄连奖”的获奖公司之一,洛阳玻璃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8%。
公司于1994年登陆A股市场,而上市的18年间仅有过一次配股分红,其中有7年出现亏损。在公司利润表中,其主营业务的利润贡献甚是少见,其至今能赖在A股市场而不退势的秘诀,主要依靠当地政府源源不断的补助与对旗下资产的出售。
2013年1月5日,公司再次公告,已在去年12月收到洛阳财政局的补偿金5970万元,其不死传奇恐怕又将上演。
作为一家老国企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与业务能力已多次受到投资者的质疑。
数度徘徊于退市边缘
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成立并登陆A股市场,其控股股东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洛阳玻璃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公司主营业务是浮法平板玻璃的生产及销售。
1981年公司的浮法工艺被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命名为“洛阳浮法”玻璃工艺,与英国的“皮尔金顿浮法”、美国“皮兹堡浮法”并称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艺。
但在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公司的命运也如同很多国企一样,营收下降、利润亏损。入不敷出的经营困境,使上市公司在十几年间一直徘徊被ST甚至退市的边缘。
2012年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36.4%和162.2%,亏损4159万元。这是继2009年之后,公司又一次出现前三季度业绩大幅亏损。与此同时,其营业收入也再次触及历史低点,营收总额还不及10年前同期营业总额的80%。
事实上,对于洛阳玻璃而言,业绩亏损早已是家常便饭。其上市18年以来,有7年出现利润亏损,有两年净利润不足千万元。但巧合的是公司总可以在恰当的时间避免退市。
1997年公司首次出现业绩亏损,当年净利润为-2.2亿元,1998年亏损3.6亿元。为避免1999年退市命运,公司当年依靠营业外收入1亿元,实现盈利5215万元;之后的2000年实现净利润6599万元,得以去除ST风险警示。
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2003年公司再此连续两年亏损,亏损总额高达6.8亿元。随后公司通过高收入、低成本的方式摘帽。但2004年、2005年两年总利润仅5000多万元。
随后亏损再次出现,2006年、2007年公司第三次因连续亏损而遭遇ST警示,两年亏损总额达4.6亿元。但最终公司在2008年、2010年实现正利润的情况下于2011年摘帽。
但2008年、2010年的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并未好转,其营业利润分别为-2.9亿元和-417万元。公司最终实现盈利主要依靠营业外收入。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