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以稳健创新化解中国经济不可能三角困局

2013-10-14 17:41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本周视点:以稳健创新化解中国经济”不可能三角”困局在中国经济运行实践中,似乎也存在着类似的“不可能的三角”,即中国政府很难同时达到稳增长、控通胀和调结构这三大目标。如何化解这样的三角困局?我们认为中国依然存在着较大潜力和较稳健措施,来破解“不可能的三角”困局。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已明显收敛。首先,中国经济体量和质量仍将导致自然增长率的持续缓慢下行。其次则是宏观刺激政策的持续退出,导致了增速的周期下行。过去三年宏观紧缩政策所带来的周期性下行压力,目前大致释放完毕,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望稳定在7%-8%的区间。

  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正能量和斡旋余地相当大。勿庸置疑未来中国经济的命运系于改革,同时改革开放仍有很大空间。(1)深化要素市场体系改革,优化要素配置余地颇大;(2)产业升级依然有较大余地。(3)人口红利尚有释放空间。

  结构调整的进退节奏取决于创新进程。如果制度、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进展快,那么传统和落后产业退出、收缩甚至淘汰的节奏也快。目前在中国,过剩的是产能,稀缺的是创新,创新活力直接决定了结构转型的进程,必须等待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企业家提供新舞台,并迫使落后产能被迫兼并破产,迫使其释放其低效占用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为新兴产业所用。在创新方面,则以顶层设计为特征的体制创新,应置于优先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地位。

  投资仍是主角,硬的和软的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仍极其重要。中国是一个公共政策尚待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覆盖不均的大国。指向交通、物流、信息、生态、教育、医疗、养老、艺术等的公共品投资仍有很大余地。从硬的投资来说,信息骨干网络、陆海空联动的交通枢纽和骨干网络建设仍然不足;从软的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城镇化甚至就是公民权利的均等化,是市民和农民应当享有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人”的城镇化。投资如果是政府在履行公共财政的义务,而不是越位代行企业家的膨胀冲动的话,投资仍将在未来扮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角。

  消费应着眼长远,最宜顺其自然。储蓄、节俭和克制是人类永恒的美德,负债、奢靡和放纵总会让人类迷失。人活着有多幸福,更多地体现在活得长久,健康,和谐和品味等质量上,而不是吃穿住行所耗用的金钱数量上。反之,过度强调消费,则往往是一些民主国家的国民逐渐懒惰,最终要么走向债务危机要么走向社会动荡的根源。

  外贸注重创新,不宜固守定势。在资金方面,中国逐步从引资国转型为投资国,在外贸方面,从WTO得到的开放红利逐步减少。需要更宽阔的胸襟,积极面对美国重返亚太,建立跨太平洋或大西洋的自由贸易区,应自信地看到美国加中国的确将主导未来全球经济秩序,则中国主动寻求加入TPP也未尝不可想象。

  回到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可能的三角”困局,我们应该有自信,看到改革开放积累的家底,珍惜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调整结构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重视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的投资,对消费和外贸进行谨慎的重新审视。未来中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机遇期,创新是打破“不可能的三角”的利器,略微低一些的增速,略微高一些的通胀,尽量快一些的结构调整,是值得期待。

  (研究员:钟伟 魏伟)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