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金成:研究员调研也须防忽悠
虽是熊市,但最近仍然看到各种机构研究员去上市公司调研。看看他们调研公司二级市场的走势,很容易发现,他们大部分人调研的股票多逃不出熊市的悲惨命运。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很多小券商在熊市里资金紧张,极少有研究员去实地调研了,媒体深为小券商研究担忧。在笔者看来,调研了也未必有用。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前两年,市场稍微好点的时候,一家私募搞路演,公司老大向客户灌输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我们很专业,我们跟公司很熟,经常去公司调研。当然,这家私募买的一只重仓股确实辉煌过一段。但随着熊市的深入,这只重仓股跌得惨不忍睹。两年多后,这家私募的老板说,要改变以前那种投资理念。他感慨一年花很多钱、花很多时间去上市公司十几次,也还是不能最终完全了解公司,还是被人忽悠。
不过,投资大师里是有人喜欢调研的,看看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投资吧。彼得·林奇说,你了解的细节越多,你对公司的分析就越透彻。彼得·林奇非常重视对准备投资的公司的实地调研,他认为,这是获得真实有用信息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彼得·林奇从进入麦哲伦公司的第一天起,就从事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说,彼得·林奇每年调研数百家企业、随时能与数百行业专家进行沟通。
投资大师中,不少人也是不调研的。股神巴菲特基本不调研,没有雇一个分析师,只研究公开信息,报表加复利表;曾为日本首富的系山英太郎从不调研,只投资日本行业龙头企业;查理芒格研究创造了投资格栅理论,相信投资是艺术胜过经济,基本不调研。
国内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之前也坦言说,他不怎么重视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把握大的多投,把握小的少投。”这样看来,似乎调研和不调研的都有成功的。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学院派的基金、券商是非常重视调研的,它们花大价钱雇佣研究人员密切跟踪众多行业,实时了解上市公司动态,但这些机构悲催的投资业绩,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调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机构调研难以提升其投资成绩,其实也不意外。现在研究员风尘仆仆坐飞机到千里之外的上市公司调研,最终和上市公司高层交流的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加之研究员流动性大,研究员素质参差不齐,客观上就很难深入了解上市公司。
在有限的调研信息中,年轻的研究员是很容易被做产业起家的企业家忽悠。此外,很多研究员去调研公司之前,选择调研公司时,就是经过自身筛选的,主观上对这家上市公司有偏爱。这种自我求证式、自己已经在心中有了答案的调研,最终往往只是强化研究员对公司的看好罢了。
笔者看来,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了解公司,从而提升投资的成功率。按照王亚伟的说法,不了解的公司少投。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调研,对公司了解不那么深入,但是长期而言,你看对70次,看错30次,每次盈亏一样的话,也是可以赚钱的。巴菲特不调研,或许是它已经不需要调研。巴菲特投资的公司都是消费品,他喝一瓶可乐,买一份华盛顿邮报,已经能够深入了解公司。
巴菲特不调研,或许比很多研究员花几天去调研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效果要好。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