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竞争下,银行系投行业务正在经历大变革。
首先是银行获取券商牌照的脚步似乎越来越近。虽然,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从事证券业务多年,但从组织架构调整,到业务方向的重新布局,银行系投行都在加速拓展。
“券商牌照对银行的投行业务有一些提升和促进,比如目前受牌照限制的业务,以后就可以摆脱券商通道,但平时我们跟券商投行交集不多,对券商的影响可能比银行多。”一位股份行深圳分行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投行架构整合升级
根据金融分业经营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参与直接承销IPO、股市做市商等业务,而这些正是券商的主营业务。不过,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非牌照类投行业务带来巨大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具有较稳定的核心客户基础,对客户的了解、关系和服务远高于券商系的投行业务。其次,银行具有更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银行体系看,五大国有银行均在香港拥有全资投行子公司。分别是工银国际、建银国际、农银国际、中银国际和交银国际。股份行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于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在香港设立了民生商银国际和浦银国际,作为投行平台。而大型金控集团如中信、平安、光大、招商等,均拥有下属的证券公司。
近两年,多家银行从内部架构层面重组投行条线,提升投行部门的战略地位。而且,长期以来,银行的投行板块是公司业务部或资产管理下辖的二级部门。
比如,2013年5月,浦发银行将原为二级部门的股权与基金业务部与投行部合并整合,组建新的一级投资银行部。招商银行去年新成立了并购金融部,对“并购综合金融”业务采取总行直营模式,由总行专门组建专职并购团队。
而且,银行获取券商牌照的脚步似乎越来越近。探索改革步伐较大的交通银行,则在2014年年报中表示,将深入推进投行准事业部的体制机制改革。而另有消息称,交通银行收购券商牌照正在推进,下半年有望对外宣布。
投行业务分化增速
银行竞相发力的投行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债券承销、财务顾问和结构化融资。而近两年,股权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也有所突破。
你以为你了解信用卡了,可是实际上并没有,信用卡隐藏着的潜规则常让人防不胜防,有时候还会有短信提示“由于还款额统计故障,自动扣款失败”的闹剧。
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种类相对而言差距比较大,卡片种类较多的为招商银行(包括区域联名卡在内),有200多款,较少的银行也有六七十款。如果按照平均每家90款信用卡大致估算,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合计的信用卡种类达到2000款。
近期,全国发生多起存款纠纷事件,暴露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员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他指出,尽管不同风险事件的原因不尽相同,但银行始终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加强内控建设,及时排查漏洞。
随着揽储压力加大,日前,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陆续将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从原来的11%左右上调至30%,年中揽储战提前开打。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渐接近尾声,大小银行都未像过去那样随着利率上浮上限扩大而“一浮到顶”,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了相对平稳理性的选择。
昨日午后,尽管大盘跌逾1%,但银行股再次拉升充当了做多主力。除了消息面上受大额存单政策利好影响以及板块轮动补涨等因素之外,银行混改等利好因素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