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宣布降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融资成本仍较高,适时降息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将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边是降准、降息等政策操作密集“出手”,一边却是企业对资金越来越“渴”。
所以,下一步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央行半年来三次降息、两次降准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当务之急则是强化考核监督,引导银行放贷。有关部门应按照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要求,对银行释放的资金流向、信贷利率水平进行严密监控和监督,防止渠道阻塞或是流向跑偏。
5月10日,初夏的北京迎来一场久违的甘霖。同一天下午,央行也为实体经济带来一场“及时雨”。
央行当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银行时表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喊了很多年了,最近几年呼声尤其高。从考察的商业银行来看,贷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但是企业利润目前平均只有5%。
为了支持实体经济,这是央行自去年11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利率政策之外,对预期的引导还需要财税、产业、区域政策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进行引导,仅有融资成本降低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融资的有效需求。
实体融资成本仍较高
尽管央行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已经两次降息,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从统计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偏高。
上周五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3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56%,比上年12月下降0.22个百分点。但是,从利率浮动情况看,3月份,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11.30%,比上年12月下降1.80个百分点;执行基准、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19.77%和68.93%,比上年12月分别上升0.14个和1.66个百分点。一降一升抵消,使得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并没有显著下降。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在二季度企稳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近三年实际利率居高不下;当前物价水平较低,年内3%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大,给予货币政策一定的空间。
陆磊认为,宏观、微观政策要发挥“组合拳”作用。一方面,利率政策对预期的引导还需要财税、产业、区域政策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利率政策引导社会融资成本降低,还需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和激励金融创新法律配合,如扩大直接融资占比,发挥金融创新在企业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全国性商业银行中,风控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
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部分银行乱收费现象,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日前表示,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对于巧立名目,变相收费增加企业负担的,一律取消,并予处罚。
银行卡盗刷事件时有发生,不仅是信用卡,储蓄卡也存在“中枪”风险。交行北京分行答辩称,该行借记卡采用“密码身份认定”原则,即只要输入的密码与预先设定的密码一致,所进行的交易即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
餐饮类商户刷卡手续费标准比百货零售业高出60%。但近年来,随着餐饮业结构调整,大众化消费占比已经超过八成,行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刷卡手续费水平较高的问题凸显,业界纷纷要求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