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一季报
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几乎翻番,银行贷款两极分化。
随着银行年报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压力呈现。记者调查发现,不良资产压力直接导致银行惜贷现象严重,贷款呈现两极分化。对部分优质客户银行甚至自降身价送贷款上门,而另一部分没有抵押物、资质一般的客户,银行给出的审核条件却十分苛刻。
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256.48亿元的两倍。
优质客户:被银行推销贷款
“最近银行三天两头问要不要贷款,甚至利率低于基准。”某大型国企财务人员陈小姐介绍说。另一位公务员李先生也遭遇了被推销。据其介绍,多家银行近期都推出了针对公务人员的信用贷款,利率低至基准,“从来没有遇到这么低的利率,以前买房的时候贷款都要上浮30%。”李先生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除了企业贷款,目前各家银行都在推出针对公职人员的信用贷款。据了解,银行已经针对不同的企业和单位罗列了一个名单,只要在名单内的企业从业人员,就可以获得信用贷款,但是不在相关名单内的企业员工,想要获得信用贷款也很难。
“现在的银行还是比较热衷做国有企业的生意,虽然利率高不起来,但风险最小”一位广东金融业内部人士表示。
一般客户:求着银行贷款
“宁错杀一片,不允许一单不良。”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经理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资金额度宽裕,但是符合条件的客户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至于一些有风险的中小企业,银行的态度还是很苛刻的。”
“虽然利率普遍降低了一些,但优质客户不好找。”一位贷款中介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优质的客户比较少,烂单子比较多,房地产套现比较多。
据了解目前通过贷款中介的抵押贷款年利率也就在6%~7%,但是对企业的信用贷款很多银行都“封闭”“谨慎”处理。
但目前不少企业并没有抵押物,因此想要获得授信很难,“除非是用老板私人的物业抵押。”
“现在贷款行业找一个优质客户就像是找块黄金。”陈经理表示。
原因: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
银行一方面惜贷一方面却又向优质客户塞贷款的背后,是近年来高企的不良贷款风险。
普华永道的分析数据显示,2014年末,主要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了38.23%,不良贷款率上升0.24个百分点至1.23%,其中,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快于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暴露的速度正在加快。”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表示,2015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凸显。
刚刚公布的一季报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五大行不良贷款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256.48亿元的两倍。
出路:净息差下滑 银行盈利点转型
分析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资金成本的上升,2015年,银行业的净息差将出现下滑。
相对息差的减少,不良贷款的上升,目前银行业情愿不做生意,都不能再出现资产风险,而其盈利模式也在悄然转型。“银行现在倾向于做金融服务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新的增长点,比如说,从年报数据看,大资管时代,银行的代理业务、支付业务有新的增长点。”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机构服务部合伙人胡燕表示。
事实上,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银行业的转型也已经在逐步的调整,2014年银行业年报中,五大行收入占比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银行卡;结算、清算与外汇买卖;顾问咨询与投行。(记者李婧暄)
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和网络操作中存在多个“陷阱”,投资人最好在操作的时候阅读清楚细则,另一方面,也要及时跟银行沟通,以免“吃亏”。
记者采访发现,无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地方商业银行,从去年开始,基层员工的工资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商业银行一般用KPI(关键绩效指标)指标来考核员工绩效,它主要包括日均存款、利润、贷款收益率、不良率几个核心指标。
在民间金融方面,车贷还有诸多形式,各种押车贷款、GPS定位等贷款方式层出不穷。截至去年年底,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成立了汽车金融中心,各种股权形式的汽车金融公司也达到了18家。
从接近监管层人士获悉,6月底7月初监管细则或将出台。从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部分领导的言论可以看出,P2P业务未来可能归入金融类,而金融类业务须持有牌照方能经营。A股中P2P监管概念股腾邦国际、世联行、用友网络等,后期值得重点关注。
A股市场的火爆吸引了各路资金纷纷入市,银行存款业务却遭到了空前冷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研究员温彬表示,基础货币投放减缓,监管部门整顿同业存款业务、纠正存款偏离度,也是银行存款减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