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引争议 加降准大力度暗藏啥玄机?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议明确,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从2012年5月18日降准50个基点以来,央行再无全面调整利率和存准率政策。今年4月25日,央行下调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还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被市场称为“定向降准”。
而这次“定向降准”扩围的消息引发金融市场激烈躁动,货币政策会否“由点到面”全面宽松引发广泛争议。有专家预计,本次“定向降准”属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正向激励举措,如加上4月县域机构“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预计释放资金规模会达3000亿元。
笔者认为,“定向降准”已经说明了“全面降准”的可能性早已排除。如果再加上,上个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强调,宏观调控要有定力,不会采取所谓大规模剌激政策。未来央行在货币政策向更可能存在“微调”或“预调”。那么这次国务院“定向降准”的会议,背后透出啥玄机呢?
首先,中国经济虽然出现调整,但仍在合理区间内徘徊。刚刚公布的,内地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升三个月,由4月50.4,升至50.8,略高市场预期升至50.6。说明中国制造业有企跌回稳的迹像。况且货币政策效果一般有3个月滞后期,3个月之后,才可以观察三季度经济数据。此时全面降准弊大于利。
再者,“定向降准”才能有扶有控。如果此时通过全面降准“大水漫灌”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有效解决目前“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事实上,前几年频繁降准的时候,国有大银行的信贷资金大多投向了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甚至投向了房地产等领域,这不仅使得房地产调控长期没有效果,也使中小微企业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而生存愈加艰难。所以“定向降准”有助于调整信贷畸型的结构矛盾问题。
最后,通过多次定向降准,目前国有大行和地方小行的存准率已经有很大不同,地方小行的存准率远远低于国有大行。中央政府此举的目的一方面是地方小型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血缘”更近,央行希望通过壮大地方金融机构来给小微企业理多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地方小银行由于其实力比较小,因此让它们掌握较高比例的信贷资金,不致像国有大银行一样会造成过多流动性蔓延于整个经济体系发生资产泡沫泛滥的问题。
不过,笔者认为,目前这种“定向降准”模式虽然用心良苦,但是地方小行是否真能如愿将贷款放给中小微企业?却存在疑问。另外,小微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只能证明,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地方小行,可能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相比于以民营为主体的民间金融,国有大银行由于是国资控股,在社会责任的行使上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但是国有银行一方面只顾着自己赚钱,依靠垄断地位成为了“最赚钱的行业”,另一方面又怕将信贷投给小微企业会造成不良贷款上升,而不愿意担负社会责任。所以,笔者建议在坚持“定向降准”的同时,决策层也不能仅依赖地方小行来完成给中小微企业“输血”的使命。还必须督促国有大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将信贷投向的重点扭转到小微企业这方面来。
为扶持中小企业、“三农”领域,而有针对性的定向降准无疑比全面降准要“精细”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只流向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的短板。但我们也要看到,光给地方小型银行降准,对于其是否真正能全力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而提出质疑。所以,要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方面国有大型银行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开僻更多的融资渠道,如VC、信托、发行企业债、IPO等多途径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张平 高级经济师,知名财经评论家)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