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新增信贷或达8000亿
2月份的流动性局面有点复杂。人民币汇率连日下跌,央行不断启动正回购之手,并没有抽走银行间市场充沛的流动性,中国银行体系信贷冲刺仍然在高歌猛进。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截至2月23日,当月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2500亿元,当周(17日-23日)较前一周新增800亿元,高于往年同期新增水平。按照往年1-2 月增量的比例估算,2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额可能达到8000 亿左右。
再加上1月份超预期的1.32万亿人民币新增贷款,市场不禁要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在复苏么?
答案是否定的。多位大行公司部人士表示,国务院旨在打击影子银行的107号文下发后,商业银行对表内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加速,大量的表外非标资产被迫转表,相当部分新增贷款承接起对接非标的作用。
“整个银行业贷款承接非标资产规模估计在4000亿-4500亿左右。”2月25日,一位资深银行家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如此一来,1月份全社会实际投放的贷款可能要少于去年同期,尽管2014年1月份新增贷款数字上要比去年同比多增2500亿。
信贷虚火之下,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意图在加强。2月25日,央行展开1000亿规模的正回购操作。这已是本月第三次正回购,累计正回购规模2080亿元,本月央行净回笼资金超过了6500亿元。
“2014年,流动性紧平衡的态势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大家的共识。尽管春节以后银行间市场利率有大幅度下浮,但主要是现金回笼造成的。预计3月下旬开始,银行间市场利率将有所上扬。”上述大行人士说。
在流动性紧平衡的大环境下,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但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而言,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按照惯例,经历1月份存款大流出后,2月份银行体系存款回流将在万亿上下。
余额宝增量占同业存款新增三分天下
余额宝并没有导致银行体系存款的下降;余额宝本身也并没有抬高市场利率。
进入2014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银行业短兵相接,前者对活期存款的分流已招致银行不满。
最新消息说,余额宝资产规模已经飙升至4000亿,这相当于整个银行体系40万亿活期存款的1%。从0到2500亿元,用了200多天时间;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则仅用了大约30天。
过去一个多月,余额宝新增约2000亿规模——这相当于1月份银行业新增6000亿同业存款市场的三分之一。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活期存款向理财化和定期化发展将成为趋势,换句话说利率市场化下,活期存款向货币基金转变短期内不可逆转。”一位大行资金部门人士分析,以美国为例,货币基金/存款之比大约为50%,中国还有相当大空间。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余额宝的发展并没有导致银行体系存款的下降;二是作为货币基金,余额宝本身也并没有抬高市场利率,只是促进了利率水平更好地市场化。
一个著名的网络段子对此有一个形象描写:余额宝们把钱从银行账户里转走,通过货币基金绕一圈又以大额存单存回来银行,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存款没有减少多少,只不过表现为A银行流动到B银行,或者原本属于分支行拉进来的零售存款变成了同业存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都将在2014年变得异常敏感。
曾有报道称,证监会组织货币基金规模居前的十余家基金公司开会,重点提示基金资产大比例投资银行协议存款的风险。
以余额宝对应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为例,其2013年四季报显示,92.21%资金都投向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剩余6.70%投向债券,0.83%投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当前银行间市场相对宽松的局面,是一种暂时性现象。随着3月份季末考核到来,银行间市场将重回紧张格局,余额宝将迎来再次扩张。
信贷虚火:4000亿非标转表
1-2月份旺盛的信贷需求更多是一种假象。整个银行业贷款承接非标资产规模估计在4000亿-4500亿左右。
“银行给企业主发放小微贷款,企业主一转眼把贷款就放到余额宝了。”
2月25日,一位南方省份银监局人士调研后如是感慨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原先贷款直接转存款,现在企业主转成了余额宝,这么下来,中小银行息差、成本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对于银行而言,资金成本抬升之下,倒逼不断提升资产收益率却难以持续。正如一位股份制支行行长所言,除了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什么企业可以承受如此高的资金成本。
1-2月份旺盛的信贷需求更多是一种假象。正如前文所言,整个银行业贷款承接非标资产规模估计在4000亿-4500亿左右。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去年底,不少银行都突破了非标资产“4%”、“35%”两条红线(按照8号文要求,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4%、不超理财产品余额的35%),今年达标压力依然很大。
至于1月份新增1.32万亿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则有可能是大规模的借新还旧。一位大型银行南方分行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又一波还款期集中到来,借新还旧、贷款展期等手段成为现实选择。
近期看,银行对房地产、地方平台、两高一剩等行业信贷收紧的趋势很明显。对银行分支机构而言,资产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头等大事。(史进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