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摒弃类存款 与投资者共享超额收益
导读: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出现的“鑫意理财福通”、“日益月鑫”等理财产品,实质上是银行通过“浮动收益+浮动管理费”的机制,与投资者共享超额收益,共担投资风险;甚至是投资者完全享有投资收益,完全承担投资风险。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状况发生了改变。
8月12日,上海农商银行发行了一款名为“鑫意理财福通2013902期”的产品。该产品在投资方面没有什么新意,但其收益结构却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该产品期限为1年,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50%至5.40%,对于高于年化收益率5.40%的收益部分,客户能按80%的比例获取浮动收益,银行按20%的收益获取浮动管理报酬。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称,上海农商银行的这款产品投资对象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其投资对象决定了其自身是一款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以往,银行通常只为这类产品支付一个固定的收益,超额收益由银行独享,但这款产品摒弃了这种收费做法。
此外,招商银行于7月29日发行的“招银进宝之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并没有公布预期收益率,而是约定扣除相关费用后,“投资者可获得按照招商银行公布的理财计划到期年化收益率计算所得的理财收益”。范杰称,这事实上由最终的投资结果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更能凸显资产管理的味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出现的“鑫意理财福通”、“日益月鑫”等理财产品,实质上是银行通过“浮动收益+浮动管理费”的机制,与投资者共享超额收益,共担投资风险;甚至是投资者完全享有投资收益,完全承担投资风险。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状况发生了改变。
范杰等专家分析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发生改变后,投资者将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不仅可能享受更高的收益,也可能出现更大的亏损。因此,这些产品出现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表面上的银行让利,而是在于理财产品设计思路的改变———从“类存款”的思路转向真正的“代客理财”。
“摒弃类存款运作实际上就是基金化的初始。”范杰表示,“基金化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动投资,即主动选择项目;第二阶段为净值管理;第三个阶段是开放式阶段,即投资者可以在约定的或任何交易日向银行提出申购/赎回申请,理财产品与开放式基金的运作方式完全相同。”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基金化是个漫长的过程,此过程可能会受到各方阻力。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习惯了刚性兑付文化下的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但实现净值管理后,投资者将面对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习惯可能发生变化。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高收益对应高风险,银行与客户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是提高理财市场成熟度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能鼓励银行努力提升投资管理能力,督促投资者提升风险辨别能力,尽量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力的产品。
李永壮建议银行通过报表、官网等途径,使理财产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帮助投资者了解产品的真实状况。范杰提醒道,理财产品的风险既来自于投资标的价格波动的风险,也有银行内部控制不当引起的风险,建议投资者通过银行过往业绩、资产管理规模等指标,衡量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
(记者 周轩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