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额度出现负增长 大银行找小银行借贷
“钱荒,是坐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词儿吧?”7月2日,林建东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个近期热门词汇。而且,每提一次,就会发出夸张的讥笑声,“我一直关注这一波调控情况,公开信息反映的,和我们基层银行操作的市场状况,是脱节的。”林说。
林建东是浙江区域某农合行的支行行长,他认为自己所在的基层小银行并没感觉到市场上这种波动。而且,这两年的银行资金状况,呈现与目前市场热传的“钱荒”完全悖逆的逻辑。
“这一波压力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小行比大行轻松。”的确如林建东的判断,江苏境内某国有大行一支行行长鲁震(化名)说,从自己所在的银行看,资金压力如同紧箍咒一样,一年比一年紧迫。
尤为玄妙的是,本报从江浙多地银行调查了解到,从农合行到城商行、国有大行,资金压力与银行规模成反相关,规模越大,越感觉资金压力;本报采访了解到,最近竟然有国有大行支行找同区域农合行等基层较小金融机构借贷的有趣情况。
背后的原因在于,大行等资金来源多是地产商等大客户,在这波宏调中受到抑制,客户流失导致银行资金紧张;而农合行等基层银行储蓄来源主要是小微企业等,后者在本轮宏调中受到鼓励。
支行行长的揽储压力
“又是一场生死劫。”6月23日,鲁震在搞定一笔2000万元的存款后,如释重负。而两天前, 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几近全线上涨,因为某国有大行被传因资金紧张而违约,“钱荒”被热炒起来。“6月末的存款余额决定7月乃至下半年可放贷的总量。存款是立行之本,利润之源。”
“实际上,这一波压力,从两年前就开始累积了。”鲁震所在的机构,在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里,存款总量排行第二位。
鲁说,今年跟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社会上的资金明显紧张,来源少。而往年是同业竞争厉害,社会上不缺资金。
鲁震介绍,他所处的银行系统,银行存款总量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当然还有非银行金融同业的存款,包括各类保证金等。非银行金融同业包括保险、证券、信托、小贷等。
更加令鲁震彻夜不安的是,多家分支网点储蓄额度,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负增长幅度还不少,超过30%以上。”
实际上,这一波银行流动性紧缩时期开始是在2011年。当时因为存贷比压力,银行你争我赶般地发售短期甚至超短期理财产品,鲁震所在机构的一线营销人员就开始揣测,并预见到现在这波银行紧缩状态,“当时,大伙就开玩笑,还怕出事吗?有央妈担着呢。”
鲁震介绍,不过一线业务人员不会想那么多,总觉得总行层面那么多专家,这么做自然有其道理,也肯定有他们的缓解方式。
“揽存、理财产品等业务考核指标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加重,我们只是去完成指标。不过,每天营销员工晨会,越来越像传销洗脑般去提振精气神了。”
鲁震的年考核存款额度是2亿元,去年此时与今年此时,都还没完成指标。每个月末与季末指标统计时,都会感觉紧张;当然,年末与年中更像是一场“战斗”。对于存款总量的负增长压力,行内经常会展开调查、研讨。
“我们分析了所有客户的流失情况,发现减少的大部分是中高层客户资产。”鲁震本人也有大客户流失。
“我一直做的是大客户,一个就是1亿起了,指标完成两个就行。”鲁震说自己的目标客户是开发商,最好股东有政府背景的那一类。但去年和今年连续流失了几个大客户,还都是房地产开发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