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的功与过:从此招行往何处去
文|李聪
据招商银行今日发布的新闻通稿显示,5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宣布马蔚华卸任总行党委书记,由田惠宇接任。据悉,马蔚华因年龄原因提出不再担任招商银行主要领导职务。继任者为田惠宇,田曾供职多家金融机构,主要工作经历在中国建设银行,先后在建行上海分行、深圳分行、北京分行及总行任高管。
1999年,马蔚华年满50岁,如果从这年往前数十五年,他担任过六项不同的职务,而之后的十五年,他一直都是招商银行行长。如此长的“服役期”,在银行界恐怕难有出其右者。
马蔚华这个名字,已经与招商银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招行的金字招牌,还是第一营销员和最佳宣传明星,如果没有人刻意提起,很难会有人想到钢琴家郎朗才是招行正儿八经的形象代言人。几乎任何公开露面的机会,马蔚华都不会忘记将招行挂在嘴边,他会时刻提醒你,招行是多么优秀的一家公司。私底下也是一样,曾经有一位企业家想索要马蔚华的手机号,马蔚华笑着说,那你一定要让招行来服务你,获得应允后,马蔚华才坦然相告。
招行就像一个孩子,在马蔚华执掌时期快速成长了起来。1999年马刚到招行的时候,作为一个很小的、年轻的股份制银行,招行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伤害,离岸业务受冲击较大,不良贷款率也很高。在马蔚华的带领下,招行艰苦创业,从当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个营业网点和34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了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元、资产总额3.1万亿元、机构网点超过900家、员工近5万人,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全国第6大、全球第56大商业银行及世界500强企业。
马蔚华一直强调要比别人“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招行抓住了互联网兴起带来的历史机遇,于1999年推出了中国境内第一个系统的网上银行“一网通”,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括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在内的网络服务体系。网上银行解决了招行物理网点不足的问题,现在招行互联网的业务替代率是89%。在这样的基础之上,2004年招行开始第一次转型,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此时大力发展信用卡的招行又开始一枝独秀,零售成了招行最大的特色。
难得的是,招行的零售优势一直保持在业内领先的水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招行不仅开通了手机银行这种标准配置的应用,还推出了掌上生活探索O2O以及满足用户各种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与联通、HTC合作推出闪付功能,也表明了招行占领移动互联网高地的决心。而在炙手可热的财富管理领域,招行也是最早推出私人银行的商业银行之一,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地位,规模仅次于工行和建行。
A+H股上市让招行的治理结构得到了国际化的规范。招行国际化也走在了中国银行业的前列。走出去的探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境外设分行,一种是并购,当然还有一种是合资。这几种形式,马蔚华都做了探索,比如2008年,招行纽约分行成立,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银行。之后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以及建立合资保险公司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
按照马蔚华的总结,招行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快,主要得益于近年来率先在中国境内同业中提出并实施了“三步走”和“两次转型”。即业务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发展国际化和2004年开始的一次转型和目前正在实施的二次转型。
在深圳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食堂吃早饭,马蔚华坚持不迟到不早退,他的保养秘诀是:多吃饭、少睡觉、不锻炼。马蔚华常年累月的工作并不休息,有时候路演就要去国外月余的时间。上次专访时候笔者见到马蔚华,他说,前两天我老母亲给我打电话,我说妈妈你有什么事吗?她说没有,我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马蔚华才意识到,他已经很久没回家了,即便将母亲接到身边以便照料,但作为儿子,还是无法尽职。十五年如一日,招商银行就像是马蔚华的家,而很自然的,马蔚华的风格也在招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可以说,马蔚华是最有企业家特质的银行家,但这并不意味着马蔚华就是完美的,无论是招行,还是马蔚华,都有着自己的缺憾。
2009年,招商银行业绩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13.48%;净利差从上年的3.24%下降为2.15%。招商银行由此成为当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中唯一盈利倒退的银行。而民生银行2009年净利润却大增53.51%。此后,招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低于民生银行。
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民生占据了先机,在许多方面领先很多年后,招商银行在这一领域变成了追赶者,虽然发力小微贷之后增长迅速,却也不及民生的先发优势。
与此同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招商银行资本金紧张,增发配股成为必然的需求,这也大大制约了招行的发展。
而马蔚华则向《中国企业家》透露,很遗憾未能在2000年时候收购友联银行,打算在香港大施拳脚的招行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将友联收入囊中,而将机会给了工商银行。这一等就是好多年,2008年,招行斥资193亿港元(合172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总额或每股156.5港元的价格有条件收购永隆银行53.12%的股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