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玩蹦极 谁是幕后推手
编者按:素有定海神针之称的银行股,今年两次上演惊险的蹦极:第一次发生龙年蛇年交替之际:1月25日至2月7日的两周,大智慧银行板块指数涨幅合计超过10%,而其后的两周,该指数累计跌幅同样超过10%;第二次发生于3月初:3月4日,受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影响,该指数单日下跌4.27%,但令市场更为吃惊的是,次日该指数单日上涨4.46%。
银行股暴涨暴跌的背后,究竟何种力量是真正的幕后推手?银行股年报披露即将进入密集期,业绩浪能否再现?本报从公开数据中为您寻找答案。
机构转战两融市场:
239亿元资金争夺银行股“风向标”
■本报记者 张 歆
有二级市场风向标之称的融资融券市场已经不再是中户和大户的“自留地”,而正在成为机构对决的主战场。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16家上市银行合计239.44亿元的融资融券余额以及今年以来累计近700亿元的融资买入显然已经超出通常意义上散户的“购买力”范围。一个可比数字是,银行股本轮大行情启动前(选取去年11月30日为时间点)合计的融资融券余额仅为90.91亿元。而个股的融资买入方面,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近期融资买入额约为4亿元,这一数字已经大致相当于去年11月底民生银行二级市场全天交易的日均成交额。
银行股两度蹦极
幕后资金强势
银行业作为沪深两市第一大权重板块,原本被誉为“定海神针”,但是,今年以来,银行股的表现却有些“猴性”,震荡得十分猛烈,在个别时间段甚至玩起了蹦极。
银行板块今年第一次蹦极发生于龙年蛇年交替之际:1月25日至2月7日的两周,大智慧银行板块指数涨幅合计超过10%,而其后的两周,该指数累计跌幅同样超过10%;第二次蹦极发生于3月初:3月4日,受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影响,该指数单日下跌4.27%,但令市场更为吃惊的是,次日该指数单日上涨4.46%。
事实上,市场之所以对银行股的蹦极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推动银行股暴涨暴跌所需的资金量是十分惊人的。而如此大额资金的态度显然对于银行板块乃至整个大盘的方向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机构“当家”
两融交易额成倍放大
在银行股暴涨暴跌的背后,有一股资金的力量不容小觑,那就是两融市场的资金。过去,两融市场的交投主体以大户和中户为主,受限于资金实力,其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但是,资深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在两融市场可以部分实现‘T+0’的交易模式,因此,机构资金越来越多地介入这一领域”。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