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消费金融 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型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起步于上世纪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发展水平仍远远滞后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两会”期间,本报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他建议应借鉴国外消费金融成熟市场实践经验,加大对消费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相关机构,加快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最终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转型。
加快消费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您如何看待消费金融在其中的作用?
许罗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求我们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消费金融针对居民消费需求提供的信贷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提高社会总消费水平,而产能过剩背景下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国内消费金融典型工具——银行卡的发展有效证明了这一点,根据中国银联测算,2012年我国银行卡的使用拉动全国居民消费增长1.15%,进而带动我国GDP增长了约0.44%。
记者:消费目前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如何?
许罗德:首先,消费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仍然不够突出。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5.4%,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差超过20个百分点。其次,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4.8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1万亿元,经过11年的快速增长已进入相对稳定期。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2011年回落2.9个百分点,需要进一步提振。再者,在居民储蓄率连年攀升的同时,国人海外消费却持续火爆,2012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同比增长超过18%,比同期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近4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亟需进一步释放,消费金融在扩大内需以及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待提升。
记者:您认为,国内消费金融的加速发展是否已具备相应条件?
许罗德:国际经验表明,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发展和政策推动的共同结果。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500美元,已达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金融加速发展阶段所需的4000-5000美元的国际经验水平。而历史上,当制造业和进出口发展遇到瓶颈时,多国政府都成功通过直接推动消费信贷业务或减税来快速发展消费金融,促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恰好符合我国当前面临的情况。
同时,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信用卡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长,“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正在改变,通过消费信贷适度提前消费的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信用信息来源和客户发展渠道更加多元化,通过对消费数据、社交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大数据的挖掘和在线营销,发展消费金融的方法和效率也显著提高。
多举措加快我国消费金融发展
记者:《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消费信贷。那么,发展消费金融的基础措施是什么呢?
许罗德:发展消费金融的基础措施,包括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文化等基础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个人信用信息建设,在现有的政府征信体系之外,同时培育商业化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逐步建立社会化全面征信机制,并将个人信用信息纳入其生产、交易活动的资质评估中,大大增加不良信用行为的成本。二是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个人收入,缓解居民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压力,稳定收入增长预期,从而增强消费意愿,为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培养消费者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防范信用违约的道德风险,引导其积极建立适度、合理的信用消费理念。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