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监管协议明年1月实施 城商行年底血本发债
一场由政策引发的次级债井喷潮正在上演,刚刚过去的11月份,先后有6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7只,面值总额达686.20亿元,超过了今年前10个月600亿元的发行总额。
12月5日,上海银行以50亿元次级债规模加入年末次级债发行的大军中,根据上市银行公告,先后有农行、招行、民生、华夏银行披露了次级债券发行计划,陆续还有浦发银行、温州银行也希望搭上年前次级债发行的末班车。
尽管与大行动辄数百亿规模的发行额度不可同日而语,但城商行发债的热情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堪称“血本发债”。
以曲靖市商业银行为例,其2011年净利润仅为1.09亿元,但其1.2亿元的10年期次级债发行利率高达7%,超过6.55%的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10年下来,其应付利息即达8400万,占其本金的70%,成本之高可见。
银行次级债井喷
未受美国监管机构无期限推迟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任何影响,“中国版巴Ⅲ”《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仍将于2013年1月1日如期实施。
按照新规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11.5%,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10.5%。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则分别设定为9.5%和8.5%。
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及平安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24%、8.27%、8.43%和8.47%。显然,不少银行离新规达标仍有差距,未来几年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尽管新管理办法设置了过渡期,商业银行应在2016年底前达标,最迟不得晚于2018年底达标,《办法》也对曾被各商业银行视为“补血”路径的发行次级债进行了严格限制。
按照监管新规,商业银行从明年起发行的次级债必须满足“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等11项标准,否则将无法被计入监管资本,这将切断各家银行利用发行次级债,以补充快速流失的资本金的快速渠道。
“今年底前发行的次级债,即便不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但仍可以计入监管资本。之后,带有赎回条款的次级债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必须从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直到2021年彻底退出。”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此,银行抢发的用意在于:一是做大基数,二是全额计入。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对于含有减记条款的次级债,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票息作为补偿,推高了发债成本,这是促使商业银行赶在年底前集中发行“旧版”次级债的真正原因所在。
未雨绸缪是王道。工行抢在年中就完成了200亿元次级债的发行工作,建行和中行也分别于11月20日、27日完成了400亿元、230亿元次级债发行工作,农行的500亿元次级债也即将呼之欲出。
与大行动辄数百亿规模的发行额度不可同日而语,但一些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热情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计划融资20亿元次级债规模的宁波银行,实际发行一度追加至30亿元,大有“多多益善”之势。
相比上市银行,城商行可谓“血本发债”。11月29日、30日发行的东莞银行、华融湘江银行10年期次级债发行利率分别为6.2%、6.3%。这意味着华融湘江银行年付息为0.945亿元,占2011年净利润7.06亿元的13.4%。假使不实施提前赎回权,15亿元的发债意味着10年后总付息9.45亿元。
但这仍不能阻挡曲靖市商业银行的发债热情。11月16日,2011年净利润仅为1.09亿元的曲靖商行,发行了1.2亿元的总负债,其10年期次级债发行利率高达7%,远远超过了6.55%的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负债成本之高难以掩盖。
如今,银行年末揽储大战的风头,俨然被齐发次级债的热潮盖过。12月5日,上海银行以50亿元次级债规模加入年末次级债发行的大军。根据此前公告,农行、招行和华夏银行分别拟发行500亿元、230亿元和100亿元的次级债券,陆续还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温州银行也希望搭上年前次级债发行的末班车。
资本补充渠道需拓宽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起来,截至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26.4万亿元,仍同比增长19.6%。其中,城商行总资产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8%,资产增速远高于银行业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城商行资本充足率也呈普遍快速下滑的态势。但与纷纷完成股改上市的国有大行相比,备受资本金困扰的中小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所面临的处境将更为艰难。
前脚发债补血、后脚增资扩股,那些看上去很美的资产负债表,也充斥着虚增的“脂肪”。以汉口银行为例,今年3月份该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9亿元的次级债。半年之后,抛出第三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金36亿元。
具有同样情况的还有北部湾银行。去年12月,该行发行次级债10亿元后,今年6月以3元/股的价格增发10亿股,共募集资金30亿元。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在推进增资扩股计划的地方银行有10家之多。包括湖北银行、厦门银行、天津银行、重庆银行、龙江银行等城商行,纷纷抛出了股本融资方案。
“改变信贷高速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发展模式,合理减少资本消耗,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正成为中国银行业自上而下的共识。”上述分析师表示,实施新监管标准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的监管思路不言自明。
资本创新的方向将会在哪里?大行正从各自角度努力推动着,工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12-2014年资本规划》显示,将“探索发行新型资本工具等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
同样是在股东大会上,农行管理层也再次强调,上市3年内不进行股本融资的承诺没有改变,农行未来的资本补充的导向是以内源性资本补充为主。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