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普遍上升 下半年仍承压

2012-09-12 09:18    来源:今日早报

  如何看待银行不良贷款上升?

  不良贷款普遍上升 但控制在合理区间

  8月中旬银监会发布数据称,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较年初增加285亿元,这使得外界担心尚未公布中报的银行资产质量下滑。

  随后,陆续发布的中报也显示,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形势日趋明显,区域性、行业性和集群性风险有所增强。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不良贷款大幅增长,且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为主。

  “企业发展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中信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康表示,上半年该行长三角和珠三角不良贷款占比超过70%,以江浙一带外向型企业居多。

  不仅股份制银行如此,一些国有大行也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无法独善其身。上半年,建行批发和零售行业不良贷款比上年末增长68%。

  “其实,年初我们预计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可能出现‘双升’,并着手积极应对,目前情况远好于预期。”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中报发布会上道出了多数银行高管的心声。

  “经济环境不理想,银行不良贷款上升是正常现象。”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说,“下半年银行经营将愈加审慎,力争将不良贷款控制在合理区间。”

  尽管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普遍上升,但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较上年末出现下降,维持在0.82%至1.39%的区间。

  中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业平均不良率在1%以下,远低于国际同业。“因此,也不要因为过分强调资产质量风险而惜贷。”

  16家上市银行中报已公布,其中,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共增115亿多元的不良贷款,备受关注。

  什么原因造成银行业不良贷款普遍上升?银行业又将如何应对下半年的严峻形势?

  加强信贷结构调整 平台贷和开发贷风险可控

  尽管上半年不良贷款普遍上升,但各行地方融资平台类和房地产类贷款加大调整,使得这两类市场普遍关注的贷款不良率明显降低。

  中报显示,上半年大行大部分平台类贷款项目有充足现金流覆盖,有可变现的资产抵押,不良率低于全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不少股份制银行的平台类贷款也平稳度过了到期高峰,并坚持主动退出。例如,中信银行去年和前年共退出平台类贷款360亿元,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143亿元。

  虽然不良率降低,但中行、农行、建行等不少银行平台类贷款余额还在上升。截至6月末,四大行融资平台贷款的余额共计约2万亿元。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在“稳增长”的调控下,二季度以来地方投资项目增加,平台类贷款余额也相应增加。下半年银行应延续审慎原则,重点关注重大在建续建工程、涉及“稳增长”的重点项目。中行等行高层也表示,未来将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只减不增,严格落实还款来源。

  至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上半年四大行严格控制,除了中行开发贷余额较年初增长98亿元以外,三大行都较年初减少。

  大行高层表示,下半年将压缩房地产开发贷余额,重点投向和民生相关的保障房项目,支持一批品质优、效益好的民营房企。

  核销不良贷款贡献大 下半年不良资产仍承压

  上半年,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进行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大行中,工行核销额最大,约为250.1亿元,农行、建行和中行分别为207.6亿元、117亿元和123.6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核销对上半年不良贷款数据确实起到了“美化”作用,但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导到金融层面体现为不良贷款将继续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温州地区金融机构不良率持续第11个月上升,不良率已上升至2.85%。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银监会规定2.5%的拨贷比要求足以吸收现在的不良状况。下半年,银行需要通过自身调整严控风险,防止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炒作和民间借贷市场,加大拨备计提。

  “在一些不良率已经攀高的地区,银行应注重操作风险;而在一些不良率较低的地区,可适当放开不良容忍度,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宗良说。

  中国社科院重点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对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必须改变过去依靠信贷规模增长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走资本节约型路线,才能从根本上防范风险,改善资产质量。”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